千载亭山,承载悠久文明;古老青铜,见证辉煌岁月。12月3日上午,“读戉”——亭山遗址群出土青铜器开展仪式在浙东运河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分为五个单元,从遗址群概览、青铜器、兵器、生产工具和动植物遗存、建筑构件和青铜饰品等方面了解千年前的世界。据了解,本次展览在浙东运河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展期为2024年12月3日至2025年3月31日。
展厅。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朱刚良 摄
亭山遗址群地跨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以亭山为中心的亭山遗址群,展现了东周时期越国核心区域不朽的物质成就,完整阐释了古越国立国前后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业经济、交通贸易与精神信仰。通过对亭山遗址群出土青铜器的全面展示与呈现,公众得以更加全面地触及古越先民的社会生活、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
展出器物。朱刚良 摄
亭山遗址群出土青铜器数量丰富,工艺精湛,品类繁多,从兵戈、礼器到农具、容器无所不有,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亭山遗址群中还发现了大量植物种子,包含炭化米、粟、葡萄、香榧等,以及牛、猪、鹿、马、金枪鱼等大型动物骨骼,这也折射出越地先民耕作能力、驯化能力的发展与渔猎技能的成熟。
“亭山遗址群很大,内容很丰富,本次展览是考古队用极短的时间,重点反映当时越国时期青铜业领域杰出工艺的一个展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表示,青铜业领域相比于其他的手工业来说更复杂,因为涉及矿物的来源、冶炼技术,还有背后的观念和意识形态,越国最有名的是青铜农具,复杂的青铜农具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展览比较全面系统的反映了当时越国最鼎盛时期青铜业的发展水平。
亭山遗址群出土青铜饰件。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展出器物。朱刚良 摄
目前,亭山遗址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主动性考古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为越城继续统筹推动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各项工作,丰富和阐释越文化内涵提供更多实物证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方向明表示,随着绍兴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整理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几年后,希望能再有一个非常全面反映亭山遗址群的东周时的场景,也希望未来通过考古,能够在绍兴找到更多越国都城的印记。
(内容来源:浙里绍兴、越城发布)
作者: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