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时间9月9日凌晨3点,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
绍兴姑娘蒋裕燕担任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她高举五星红旗,头微仰着,眼神炯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巴黎之战,蒋裕燕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收割机”。她参加了9个项目的比赛,拿下7枚金牌,刷新2项世界纪录和3项残奥会纪录。本届残奥会,浙江运动员累计斩获14块金牌,这个2004年出生、被誉为泳池“折翼飞鱼”的绍兴小姑娘,一个人就撑起了半壁江山,并成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9月8日下午,结束了所有比赛任务的蒋裕燕在朋友圈内晒出“九宫格”。
她说:“巴黎2024圆满收官!有太多的惊喜和感动,这一次的恭喜说给自己听。巴黎的故事结束,前行必有曙光,我们高处再相见。”
(二)
在蒋裕燕的故事里,没有“传奇”,却充满了爱与勇气。
3岁时的一场车祸,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右手和右腿,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难得的是,蒋裕燕的父母没有将她当成弱者“特殊照顾”,而是希望她能享有自由、独立的人生。
起初,蒋裕燕学习游泳的原因很简单:能纠正她的脊柱侧弯,帮助康复。
“当我在水中,我就不需要拐杖,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可以自由前行。”对于蒋裕燕来说,这是挑战命运、重获新生的开始。
缺少右臂和右腿,让她的身体在水中很难保持平衡,频频失控。年幼的蒋裕燕多次呛水,鼻子酸、眼睛疼、怎么也学不会。她开始怀疑自己。
每当这时候,父母总会鼓励她。为她做爱吃的菜、给她讲张海迪等人的励志故事、在人前人后夸奖她的勇敢和坚持……
蒋裕燕说:“他们没有特殊地对待我,反而让我自然生长,这才让我那么有生命力,而且足够阳光。”
终于,蒋裕燕成为泳池里的“王者”。
结束巴黎残奥会的征程,蒋裕燕马上就要回家了。“我要多做几个好菜好好犒劳她。”她的妈妈王志芳说。
曾经,亲朋好友看到她,常叹息着说“多好的小姑娘,真可怜”。
蒋裕燕却认为,能在自己热爱并持续投入的事情上“闪闪发光”,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以至于她在别人眼中的“不幸”,可以忽略不计。
(三)
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能说出蒋裕燕的未来能够走多远。
游泳不仅只需要天赋,这是一项对肢体运动节奏的掌控要求很高的运动,对于只能单侧发力的蒋裕燕来说,必须接受更为严格的训练,来保持水感和力量。
因为缺少右臂,仅50米的自由泳,她要比别人多划11下。每天至少训练6个小时、游1万米,要是成绩不达标还要加练。有一次,她训练时在泳池边滑了一跤,膝盖磕破、出血。教练建议她休息一天,她却说“贴个创可贴就行了”。
大量不间断的练习,只为了一个目标——即使折翼,也要在泳池中自由驰骋。
8月29日,蒋裕燕在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为了梦想,蒋裕燕还要承受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从5岁到10岁,她每年都要去医院锯骨治疗。
因为随着生长发育,她截肢处的骨头会顶着皮肤长出来。“每次住院,晚上都会被女儿痛苦的呻吟声惊醒,却又无计可施。”王志芳回忆。
蒋裕燕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发光。
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亚残运会、残奥会……泳池里的那片水,一步步吸引着她往更深、更远的地方游去。
(四)
奥运火炬的传递,最早来自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的传说。微弱的火光,因为传递而变得更明亮、更广阔。
就像蒋裕燕,她手中的光,也照亮了她身后全世界13亿残障人士,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蒋裕燕说:“我参加残疾人体育赛事,来到这么大的舞台,其实很多残障人士都能看见。我站在这里,想告诉大家,只要有梦想、有方向、一直去努力,我们都会被看到,我们都会闪闪发光。”
巴黎残奥会结束,一切归零再出发。
“4年后的洛杉矶,等着我。”蒋裕燕又一次选择向前看、往前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金哲楠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