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天气热,许多人喜欢在空调房里炫奶茶、海鲜和啤酒,有一个疾病却也悄然找上了门,不是高血糖,不是酒精肝,而是令许多年轻人都默默中枪的“高尿酸”。
据国家卫健委,中国高尿酸人群比例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大量年轻人,尤其是男生已经体检出高尿酸,高尿酸甚至普遍到可以和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称“四高”。
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汪涵今年50岁,此前他就曾拄着拐杖录制节目。据节目组工作人员透露,这是因为汪涵痛风所致,“涵哥就是管不住嘴,海鲜湿气重,每年都要闹这么一回。”不止汪涵,郭麒麟、薛之谦、苏醒……一众男明星都有痛风。
痛风痛风,痛起来,连风吹一下都痛。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
高尿酸血症的持续存在,尿酸盐会结晶并沉积到关节和其他组织器官,引发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以及急性或慢性肾病等不同表现。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亦是目前风湿免疫科就诊量最多的常见疾病之一。
哪些因素会诱发痛风?
高嘌呤饮食
高嘌呤饮食是最为常见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例如,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肝脏、肾脏、海鲜、红肉、以及酒类(包括白酒和啤酒)会增加体内尿酸水平,进而增加患痛风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减少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积聚,增加痛风的发作几率。
肥胖
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尿酸水平,进而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其他因素
其他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长期的压力和创伤等。
长期缺乏适当的锻炼也可能增加痛风发病的风险。
低温
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尤其是受凉、受潮可能会导致关节部位痛风性发作的加重。此外,某些手术或创伤也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痛风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就是——肾脏损害
高尿酸血症还可导致急慢性肾损伤,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患肾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7%-11%。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可以引起尿酸性肾结石,可导致腰痛、血尿及结石堵塞等。
其次就是——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同属代谢综合征,这些代谢性疾病“沆瀣一气”,患上一种就会增加其他几种的发病率,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三高”。
另外就是——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血尿酸水平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冠心病的病死率女性增加30%,男性增加17%。
此外,高尿酸血症还可以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痛风如何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当急性痛风发作伴全身症状、或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使用禁忌、或肾功能不全者,可考虑应用激素抗炎治疗。
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的选择需个体化。目前国内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两类。
治疗目标: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00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
通常在痛风发作结束至少2-4周内开始启用降尿酸治疗。在降尿酸治疗的初期,很多患者不会出现痛风急性发作,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血尿酸迅速下降诱发痛风发作,这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药物无效,此时无需停药。
规律使用降尿酸药物,身上堆积的尿酸盐也终究会融化,痛风发作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降尿酸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急于一时。
痛风需要终身服药吗?
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指南提出,有条件推荐持续行降尿酸治疗。很多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以减少或延缓高尿酸血症带来的脏器损伤。然而有些患者在心里上不能接受长期服药。有专家提出,如果患者生活习惯良好,并发症少,可以通过锻炼和饮食管理控制血尿酸水平正常,患者即有可能逐渐减少药物使用,过渡到不服药。
痛风患者该如何自我管理?
痛风患者看过来
几个缓解痛风的小技巧
避免高嘌呤饮食
动物内脏(尤其是脑、肝、肾),海产品(尤其是海鱼、贝壳等软体动物)和浓肉汤含嘌呤较高。相对海鲜及红肉,家禽蛋白对血尿酸影响少。
多食用新鲜蔬菜
鼓励多食用新鲜蔬菜,可进食蛋类。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肾功能不全者尽量不要食用)。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和低热量酸奶)。
少喝含糖饮料
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水果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多喝水
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心功能不全患者要减少饮水量。
坚持服药治疗
所有药物都是经过无数道的试验,检测其安全性后才能上市用于患者的,所以不用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建议患者定期复诊,应做到规范定期专科诊治。
(越牛新闻综合自绍兴市人民医院)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