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8亿!绍兴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项目,有新进展

2024-08-20 07:27

来源:

眼下,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圆锦新材料项目正加速推进,高115米的丙烷丙烯分离塔和50台球罐已拼接完成。该项目总投资208亿元,是绍兴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建成后不仅可年产140万吨聚丙烯和15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还能新增8万吨工业副产氢。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以其零排放、可再生、来源广泛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各地纷纷竞逐“氢”赛道,抢占新风口。“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也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年浙江一直努力打造两条“氢走廊”,分别是从嘉兴到宁波的“环杭州湾氢走廊”,以及从金华到舟山的“义甬舟氢走廊”。绍兴正是串起“氢走廊”的关键城市之一。

202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绍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随后又相继出台《绍兴市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2022年,我市获批浙江省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并将氢能产业政策纳入“1+9”政策体系中。今年,氢能和储能作为“5+2”未来产业之一,更是被写入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绍兴氢能产业基础良好,尤其在制氢和储运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市发改委这位负责人说。

制氢方面,绍兴化工产业基础相对雄厚,工业副产氢富裕。除圆锦新材料烷烃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中新增的8万吨工业副产氢外,已经投产的浙江闰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16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可年产氢气4000吨。辖区内的凤登环保更是可以生产99.999%的高纯氢,竞争优势明显。

储输氢方面,我市蓝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多年的储运装备生产和研发实力,已深度切入氢能产业链,成为国内头部的氢能储运装备供应商。去年,该公司更是将市场拓展到欧洲,其设计制造的加氢站储氢容器组应用于欧洲第一个地下加氢站。上绍畔星、学森能源、俊吉能源等企业从事氢能源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

此外,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他相关产业方面,我市拥有万安科技、三花股份、卧龙电驱、全兴精工、金龙客车等多家重点企业,基本涵盖整车、零部件、关联产品三大板块,在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配套能力,已初步形成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相关专业人士介绍,氢气的使用,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交通等领域外,还有广为广阔的空间。比如,二氧化碳加氢人工合成淀粉,可以解决农业用地面积大、春播秋收时间长等问题,二氧化碳加氢还能制成甲醇,无论是用于汽车燃料还是作为大众化工原料,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正进一步培育优势企业,做大产业体系,拓展场景示范,扩大应用推广。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