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疾控发布提醒,浙江多地高发,日门诊量超13000例!

2023-11-14 15:07

来源:

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

以儿童为主

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

一般在11月左右达到高峰

昨天,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各地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流行情况。

一起来看看浙江的情况

杭州浙大儿院:日门诊量平均超过1.3万

今年暑期至今,浙大儿院就诊人数持续处于高位,日门诊量平均超过1.3万,最高日门诊量超过1.7万。尤其是进入八九月份以来,发热门诊人数远超历史同期,门诊高峰与住院高峰相叠加,面临严峻挑战。

“儿童健康重于一切!无论压力多大,我们都要尽所能让患儿能看得上病、住得上院。”面对诊治高峰,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号召全院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全力以赴。

“我们10月份的门诊数据是45.6万,同比增长了9万多,相当于每天增加3000多个号子。值得关注的是,不仅10月份门诊数据持续处于高位,其实从今年5月份以来就一直处于高位。”

浙大儿院门诊部主任、儿内科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王颖硕表示,虽然医院各方面都在尽最大努力,但因为医生数量总体固定,就诊人数却持续增多,医院不可避免出现了号源紧缺现象。为了高效有序就诊,连日来,医院从最高层面进行决策部署、调配资源,已经推出系列组合拳,如从内科病房抽取医生,增加门诊坐诊医生。目前,门诊前半夜坐诊医生已经增加到40位等举措。目前浙大儿院已基本实现来院1-2小时内就诊。

嘉兴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单日患儿超400人次

近期,儿童支原体感染高发,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量持续攀升,儿科门诊、急诊量和住院床位均呈爆满状态。

“今年6月起,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明显增多,到了10月,单日儿科门急诊内支原体感染患儿已超过400人次。过去10天,儿科日均就诊量超过600人次,其中70%至80%的患儿因支原体肺炎前来就诊。”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兼新生儿科主任陈桂锋表示。

“一般病程是10至14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方案会适度缩短或延长。”陈桂锋说,肺炎支原体以5岁以上儿童最易感,但患儿不局限于这一年龄段。此外,近期成年人感染也有所增多。尽管感染人数增加,但大家无需过于焦虑。

宁波:一家几口都感染

目前,支原体肺炎依然风头正盛,宁波有的家庭一家几口都感染,而感染者中更多的则是儿童。医生提醒,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宁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徐倩倩主管医师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秋冬季比较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每3至7年会流行一次,家长们需科学看待。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打喷嚏,咳嗽,或者是近距离的交谈,包括密切的接触,都可能导致传染。”

绍兴市疾控中心发布11月份健康提醒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一类有传染性的疾病。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水痘等。秋冬季节,低温低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且人们倾向于呆在室内,人群密集和不良的通风条件增加了病毒在封闭环境中传播的机会,尤其是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极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防病提醒:

1.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年幼或者抵抗力差的人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3.出现相应疾病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外出或接触他人时佩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若出现病情加重,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4.学校、托幼机构要加强教室通风换气,对教室门把手、桌椅表面等部位开展经常性消毒,并在校内提供足量的洗手设施。

5.学校、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出现聚集性疫情倾向,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患病学生需凭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6.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越牛新闻综合)

作者: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