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多个学校发出停课通知,因为这个病→

2023-10-19 08:38

来源:

“又是支原体肺炎。”昨天下午,越城区皋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任蒋小芳刚来到门诊上班,门口等待叫号的小患儿和家长就排起了长龙。近来,“支原体肺炎”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全国多地医院集中出现支原体肺炎患者,绍兴越城区各医院也不例外。一些家长纷纷在网络上晒出孩子确诊此病前后经过,提醒其他家长注意防护。

感染早期不易诊断

“烧已退了,咳嗽、乏力症状还是有。”昨天下午,蒋小芳接诊的第一位患者便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这位6岁小男孩,一周前便确诊了支原体肺炎,经过CT、血常规、输液等一系列检查治疗,病情仍未缓解,昨天在妈妈的陪护下来到皋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蒋小芳建议患儿再做一次生化检查。

“这个病最麻烦的是,在疾病早期很难确诊。但孩子发着烧,总是让大人很担心。”一位妈妈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检测结果不准、假阴假阳高发,成了家长们讨论的高频词。有家长称,孩子发热两天后抽血,抗体显示阴性,拍胸片也无异常。持续发热五六天再去验血时,抗体才显示阳性。有的孩子“阴”了10多天后,抗体才呈阳性。

而有些患者,因为病情“顶不住”,辗转于各家医院。“上午看了40多个病人,大部分都是支原体感染引起。”蒋小芳说,这波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好多患者连常用的阿奇霉素、头孢等药都压不住。因为这个病集中出现,有些学校部分班级还停了几天课,以三年级以下的患儿居多。

昨天,就有两个小病人是同班同学,复课前再来蒋小芳的门诊做一次检查。5岁的小玲(化名)就没那么幸运,咳嗽、发热已经有五六天了,之前拍了胸片也没多大问题,但前天CT片显示,左侧半个肺都已成白肺,最终转到了市人民医院住院。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城区有多个学校相关班级已发出停课通知,罪魁祸首就是这个病。连日来,越城区各基层医院内,儿童患者似乎成了“主角”。稽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没有儿科,但全科门诊内患儿也明显增多。“刚开始以为是感冒。”该中心门诊主任王栋刚刚接诊了一位5岁小病人。他说,患儿因为原先有哮喘病史,发现咳嗽等症状后,一直当哮喘发作在治疗。雾吸了两三天没有缓解,结果一检测,才发现支原体阳性。

这波“回潮”怎么防?

支原体肺炎今年大流行,不少市民中招后住进医院。秋高气爽正当时,支原体肺炎为什么反而高发?事实上,早在9月份开学季,一些小患儿已经遭遇过一波支原体感染。

“这一波,相当于是‘回潮’了。”王栋说,今年七八月份时其实已经有过一波高峰。从这两天的接诊情况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又比先前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支原体感染患者占了近一半。所不同的是,这一波支原体感染,呈现出难以快速治愈的特点。

王栋认为,这一波反弹和天气变化有一定关系。秋冬季温差变化大,本就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而一些免疫力比较薄弱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偿还“免疫债”。所谓“免疫债”,人长期不接触或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后,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从而形成易感人群增加的局面。易感人群增加后,自身的保护性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在蒋小芳看来,这一波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还可能与大家防范意识松懈有关。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一直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没有机会接触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增加导致群体免疫力变差。等人们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时就会出现免疫过激反应,导致流行局面。

相关医生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飞沫传播,目前还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医生提醒,支原体抗体一般出现在发病7—10天后,所以早期支原体抗体检测不出。此外,头孢、青霉素类药物对支原体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家长切勿轻易给孩子服用,出现症状还是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另外,要让孩子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多进行户外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