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个绍兴人,获中央表彰!出现在新闻联播上

2023-09-08 08:36

来源:

前段时间

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联合发布

13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名单

绍兴诸暨人张卫民榜上有名!

还上了新闻联播!

▼▼▼

从走出小山村

到成为环境保障领域专家、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并获得中央表彰

今天记者带大家

了解诸暨人张卫民的故事

诸暨岭北人

从军30余载,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张卫民,1966年6月出生,岭北镇梅坞村人,中共党员,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荣获全军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从军30余载,张卫民和团队一起,潜心研究大气海洋数值预报事业,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先后研制成功多个大气海洋数值预报系统,使我军数值天气预报关键核心技术从受制于人走向自主可控,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定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16岁考上大学

1966年,张卫民出生于岭北镇梅坞村盛庄自然村,一个山沟沟里的小乡村。

张卫民5岁时丧父,全靠没有太多文化的母亲供养他读书。童年时期,张卫民家里的主食是番薯、玉米,中学后,他带到学校的菜也只有没有油水的梅干菜。

贫困的环境反而更造就了张卫民坚毅的品格。他读书非常刻苦,常常在做完农活后还要温习课本。“我小学时,是好多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日常也不考试的。”即便如此,升中学的考试中,他仍旧考到全校第一名,“老师非常吃惊我的成绩居然这么好。”

初中语文课,张卫民学到课文《送东阳马生序》,明代文学家宋濂笔下那个“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少年,像极了年少时的自己。“我心里想的是,一定要靠读书改变命运,这个信念让我能一直坚持下去。”张卫民说。

高中后,他更加争分夺秒。那时,从家里到高中所在的璜山镇,单程要花4个多小时,为了省时,他隔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1982年,16岁的张卫民考上大学,成为那一年学校应届考生中唯一考上本科的学生。“就像是从山里飞出去的金凤凰!”村子里的老人们至今还聊天回忆。

那时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学时期,张卫民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因成绩优异,被免试推荐到国防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继续在计算数学专业深造。

1989年,硕士毕业的张卫民凭借答辩中的精彩表现,成功加入宋君强(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的研究小组。那时的他,不曾想到自己此后将会与数值天气预报结下不解之缘,一生投入气象领域的科研中。

从数学“跨行”大气科学

算天测海,只为国家需要

张卫民在宋君强院士的带领下,开启了数值天气预报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拓荒之旅。

张卫民介绍,数值预报就是把遥感卫星采集的风速、压力、温度、湿度等海量数据,经过超级计算机的复杂数学运算,得出气象预报结果。而他的工作,就是解决如何运用超级计算机更准确、更早预测天气的问题。

创业之初,面对国外技术层层封锁。陌生领域起步难、专业人才引进难、信息获得渠道难三座“大山”压着张卫民。

从数学“跨行”大气科学,他深深感受到了预测未来的艰难,但诸暨人骨子里的不服输指引着他迎难而上。他充分发挥自身数学专业优势,在工作中边做边学,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代码一行行写、数据一个个试……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住在了实验室里,不分昼夜地做研究。

1992年,短短3年时间,张卫民和团队在“银河”某型计算机上完成了算法设计和多任务并行软件代码编写,成功研制出我国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上第一个大型并行科学计算软件。

在此基础上,团队于上个世纪末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军事气象保障不再受制于人!

他总是告诉学生:“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瞄准什么;国家痛在哪里,我们就要打通哪里。”2015年,为了国家和军队事业,他又一次跨行,开启了海洋环境保障领域的研究。

从“算天”到“测海”,在张卫民看来,只要国家与部队需要,再多困难都不怕。工作30余年,他像一个“火车头”一样一直带领团队朝前发展,并培养出60多位优秀科研人员。

饮水思源

心系家乡人才培养

“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心里总是惦记着。”虽然常年在千里之外工作,但张卫民始终心系诸暨。

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因此,他非常重视家乡人才的培养。在有人咨询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会结合应届考生自身目标,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大学情况,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直属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的考生。”张卫民说。多年来,已有多位诸暨学子在他的影响下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并获得了不错的发展。

“卫民跟我们联系很多,他很关心家乡发展,尤其是村里建设这方面,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我们有问题去问他,他都很愿意帮忙。”梅坞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荣强说。

得知自己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卫民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荣誉离不开好的团队。“我只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的科研人员,我获得的这些成就,应该说是整个团队集体的贡献。”

“过去,很多人不一定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希望借此机会让公众知道,有一群人在为战场环境保障而努力,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从而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发展。”张卫民说,他热切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新一代自主可控数值预报技术攻关,做数值预报领域的“冲锋号手”,去践行科技强军的梦想。

(内容来源:越牛新闻综合自诸暨西施眼)

作者: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