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医院聘用的护工主要由第三方公司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医院所需护工由第三方公司“批发”进场。这些护工是如何被“批发”进医院的?护工进医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记者对此进行采访。
今年年初,杭州一家陪护公司通过招投标形式,成为绍兴某医院的陪护管理服务单位。根据协议,该公司负责承担医院范围内的陪护服务和管理工作,医院负责监督和指导。“我们医院每天固定的护工数在100人以上,汇集各科室所需护工数后,我们会将用工信息告知陪护公司,陪护公司会派遣人员到医院上岗。”这家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岗前,陪护公司会与护工签订协议。记者从一份协议上看到,护工每天需向护工公司支付30至35元的费用,但两者不存在劳动关系,也就是说,陪护公司不承认护工是公司员工。
护工还要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一份陪护协议。记者从协议上看到,护工服务内容有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协助患者用餐、搞个人卫生、清洁床单等,辅助医疗护理,如测体温、看吊瓶等。陪护服务收费为:“一对一”220元/天,“一对二”150元/天,“一对三”120元/天。
根据协议,护工陪护服务收费是明确的,但实际上,一些护工会私下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讨要额外的费用。“我妻子住院期间,一个护工服务3个病人,每个病人给3000元,护工还额外要六七百元。”市民徐先生说,妻子对这次护工服务的体验也不是很好,“感觉护工很忙,我们想要她做一件事,经常得等。”
根据协议,在院护工不能私自接单,但实际上“野护工”也一直存在。“他们和患者商量好了,以‘亲戚’或‘居家保姆’的身份出现。”绍兴某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平时会进行摸底调查,搞清楚各楼层“野护工”分布情况,对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护工予以清退。
还有一个问题也挺严重。根据协议,陪护人员年龄不超过65周岁,实际上超过这个年龄的护工不少。“我们医院年龄最大的护工都已经74岁了。”我市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医院针对院内护工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整改,如开展护理员岗前、岗中培训,让护工具备必要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护工队伍的从业素质,确保专业陪护质量。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乙炳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