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晴雨表,在很多人看来,“夜经济缺乏,晚上太冷清”一直是绍兴越城区的一块短板。但最近,因为五云北路上的一个夜市,这一现象有了可喜的变化,有人感叹好久没感受过这样的烟火气了,呼朋引伴在这里相聚,也有人形容它是年轻人的步行街,人气在绍兴绝对是NO.1。究竟是怎样一个夜市,让人生出这样的感叹,下面就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晚上七点,五云北路上的后备箱集市准时开摆。30多辆私家车沿街边一字排开,车主们熟练地在后备箱上挂起招牌、装上彩灯,摆出各色美食、创意饮品、农特产品、潮玩手作、非遗文创等产品,再在后方的空地上张罗上几张桌椅、马扎,不一会儿,一个像模像样的夜市就打造完成了。如约而至的,是周边散步而来的居民和特意赶来夜市游玩的市民。
市民:很有生活气息,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想起以前的东街夜市,很怀念的感觉。
这一后备箱集市的车主绝大部分是“90后”和“00后”,小食甜点、创意饮品类摊位占到了整个集市摊位量的八成以上。娇娇和男友的“再见一面”泡面摊也在其中,两人可以算是绍兴后备箱经济的“资深摊主”了,他们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刚来时,这里总共才三辆车。
摊主 娇娇:年轻人也都是熬夜睡不着,想着晚上能出来挣点零花钱也蛮好。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这里就“出圈”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绍兴夜生活新晋打卡地。娇娇的泡面摊也从一晚上卖5、6份,变成五、六十份,营业额翻了好几番。刨去成本,一晚上的收入能稳定在千元上下。
摊主 娇娇:我当时做的时候,我朋友包括他们都说,你做泡面怎么会有人来买,我第一天就卖出去5份,第二天慢慢就多起来了,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只要天气允许,娇娇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设摊,成为了夜市上的“前辈”和“土著”,此后,更多的后来者也开始加入进来,而这里的人气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蔡女士的气球铺开张第三天,已经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大朋友。
摊主 蔡女士:夜市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面只有吃的,我卖些小朋友的玩具,我想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除了想要赚点零花钱的上班族以外,越来越多的实体店家也开始赶来试水,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引流。
摊主 王女士:现在这里被誉为绍兴最热闹的地方,可以加不少新的客户,因为现在实体店确实拓客比较困难,这样子(摆夜市)我们店铺也是一种宣传。我们通过加微信,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更多的了解,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宣传方式、
有店家表示,夜市摆摊的客流量已经赶上了白天店里的人流,有客人前一天在夜市尝鲜过后,第二天专门赶到店里消费,这给了他们很大信心。
夜市人气火问题多?官方建群引导规范
这个年轻人自发聚拢形成的“年轻部落”一跃成为越城夜经济的新宠,在带来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却也在短短1个多月内产生了30多条相关投诉,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在相关法规的“空白地带”,如何留住城市夜经济的这一抹亮色,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方程式。好在眼下,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
五云北路上能开设夜市的仅有不到200米路段,最多只能容纳30个左右摊位,但随着夜市人气越来越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先到先得”的方法让很多摊主只能早早地赶来占座。
摊主:我们差不多两点钟就要来抢位子,城管来了我们就跑,城管走了我们再抢位子,因为这个位子比较热门。
此外,因为后备厢集市占用了车道,不少顾客在周围乱停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支摊的人员相对不固定也带来了诸多管理问题。最近1个月以来,交警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属地街道迪荡街道陆续收到了几十条市民投诉,集中在摊位不足、影响交通、环境卫生欠佳、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等方面。
对此,属地管理方已经开始行动,记者了解到,前期迪荡街道牵头组织了多次协调会和实地踏勘,用划线的方式圈定了夜市的临时摆摊范围,行政执法部门在现场划出了32个摊位,每个摊位长度为5米7,正好够一辆私家车侧方停车后设摊经营。记者在现场也观察到,虽然还是有一小部分人“见缝插针”,但绝大多数摊主还是遵守了这一摆摊范围。
与此同时,经交警部门的引导,原本的双向摆摊已经变成单向设摊,周边的路灯杆上,也贴出了“每天19点——第二天7点”的临时停车告示牌,一定程度上让路边摆摊实现“合法化”。现场还有交警、行政执法、街道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吴秀霞就是街道招募的其中一位现场志愿者,到岗五天,她发现,现场的环境卫生和秩序比她预想得要好得多。
迪荡街道云东社区志愿者 吴秀霞:
卫生他们做得挺好的,客人丢的垃圾我们捡一下,他们(摊主)的垃圾他们自己收得很干净。
同时,在街道的牵头下,60多位摊主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已组建微信群,确保第一时间整改问题。
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五云北路夜市禁止非后备箱车辆摆摊,禁止明火一类的烧烤餐饮,后续将进一步规范设摊人办理健康证与卫生证,以便给合格的经营者出具“临时经营证”,确保管理、执法有温度,为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越城区迪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谢宗: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我们首先要守护好这道人间烟火,其次我们要引导好、管理好,为此近期我们出台了后备厢集市的“五统一”、“十不准”,并且开发了“摊有序”小程序,希望打造一个整洁有序、文明安全的夜经济的新模式。
(内容来源:全媒体时空)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朱丽 魏文锋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