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赵奇,出生于1991年7月,绍兴诸暨暨南街道宜联村人,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化办主任。曾获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优秀共青团员、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2016年新疆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基层统计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培训班”优秀学员、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等荣誉。
赵奇(左二)与新疆人民在一起。
近日,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拟奖励学生名单出炉,诸暨籍2013届毕业生赵奇,获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赵奇,不远万里来到天山脚下,在新疆阿拉尔市十四团林牧站,以西部志愿者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兽医。结束志愿服务后,他不但没有离开,还报考新疆公务员扎根南疆当“村官”,一待就是10年。
赵大夫治病也“治贫”
赵奇出生在暨南街道宜联村(原王家井镇新赵家村),父母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受家庭影响,赵奇从小就关注畜牧业。“别人看着几千只鸭、几百头猪羡慕不已,但风险只有养殖户自己知道,家禽家畜一旦染病死亡,损失不可估量。”孝顺的赵奇一直很心疼父母承受的压力,所以高考毕业时,义无反顾地填报了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
2013年7月,赵奇毕业了。在大学期间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骨干的他,在亲朋好友的一片反对声中背起行囊,万里迢迢跑到新疆,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他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新疆阿拉尔市十四团的林牧站工作,并很快成为了站里给牛羊治病的赵大夫。
赵奇赴疆的初衷是想治好牛羊的“病”,没想到还意外治好了当地村民的“贫”。
大学期间,赵奇曾参加学校的电商运营社团,还在大唐一家袜企做过电商运营。看着新疆遍地的优质农产品,他的“诸商血脉”一下子觉醒,通过开设网店、办快递公司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户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把网络销售系统做得风生水起。原本被批发商以2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的新疆大枣,通过网络销售系统卖出了40~50元/公斤的价格,成功使当地村民增收。
赵奇因此成为十四团的大红人,新疆兵团卫视对他进行了专访,新华网、阿拉尔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他做了专门报道。初尝成功,赵奇信心大增,立志要在新疆大展身手。因此,当志愿者服务期满时,他决定留下,成为51位同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唯一一个留疆的大学生。远在诸暨的父母见儿子如此有作为,纵然不舍,还是同意了。
修筑“致富快车道”
2015年1月,赵奇成为了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农业农村经济办公室的一名公务员。
考上公务员后,为了更快熟悉所在乡村的基本情况,赵奇在一年间的足迹遍布全乡18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工作出行里程达11000多公里,通过实地走访、基层调研,了解民生痛点,争取、申报、实施、监督惠民项目27个,共修建太阳能路灯550盏,富民安居房1356套,灌溉防渗渠74.8公里,惠及群众2.1万余人。
“要想富,先修路。”在塔木托格拉克乡农业农村经济办公室任职期间,赵奇深知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他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共铺设柏油路村道23.5公里,修建机耕路42.3公里,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就在大家一步步走向“致富之路”时,赵奇却转身走向了更为穷困的基层。2016年,新疆实行派遣“驻村管寺”干部政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赵奇第一时间报名。很快,在当年10月,他如愿到了托万克阿热勒村,成为那里的驻村干部。
托万克阿热勒村一共有4个自然村,386户、1600余人,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赵奇与村民同吃同住。当然,赵奇并不仅仅是个信息收集员,他还将“枫桥经验”带到了这里。在驻村的两年里,经过赵奇调解的矛盾纠纷和困难诉求都在村里就地解决。
为了帮助当地村民致富,赵奇还引进了优质种子与先进技术到托万克阿热勒村。2017年,赵奇引进江南地区的甜高粱种子试播成功,同时推广了种养结合模式。甜高粱作为优质的饲草作物,适应性强,水旱耐受性好,商产优势突出,饲料化利用价值高,通过饲喂甜高粱这一高生物量作物,每只羊每天可减少一半精料用量,且育肥周期缩短,出栏速度加快,产奶量、产羔率、羊毛生长速度均有增加。
彻底扎根在新疆
“新疆到底哪里吸引你?”留在新疆的十年,赵奇常常要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
从小生长在诸暨,看惯了小桥流水人家,听惯了吴侬软语的赵奇第一次来到新疆就被它的美丽震撼到。“想象中的新疆满是戈壁滩和沙漠,荒凉至极,渺无人烟,来到这里我看到了绿洲、湖泊、雪山、草原,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美丽风景。”赵奇说,这里的群众十分热情好客,对他这个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充满了友善和包容。
对于赵奇来说,彻底扎根新疆的原因是始于热爱,忠于责任。
虽然很喜欢新疆的风土人情,但与父母天各一方的生活让身为独子的赵奇背负着巨大的愧疚感。2016年的一天,赵奇和父亲赵仲本通电话,父子俩像往常一样互相报喜不报忧。听着父亲的声音,赵奇忽然心里很难受:“爸爸,要不我回来吧?”
本以为父亲会很高兴,没想到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后,语重心长地说:“你是人民的公仆,肩上扛着责任,怎么能中途撂挑子?你这几年为新疆人民做的好事,我和你妈妈感到很骄傲。好好干,不要记挂家里。”赵奇说,父亲能有这样的境界他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者阴山战役,更是一名老党员。
有了家人的支持,赵奇更加安心地留在新疆。2019年5月,他迎娶了一位美丽的新疆姑娘,彻底在新疆扎了根。
在新疆,有一种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树——胡杨,它的根可以深入大地几十米,为的是能够汲取水分茁壮成长后反哺大地。看似文弱却无比坚毅的赵奇就像一棵胡杨,守护着这片曾经饱经风霜的大地。
(越牛新闻综合西施眼)
作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