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口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幼有所托、幼有善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去年开始,绍兴出台一揽子“政策包”和扶持措施,鼓励普惠托育服务多元化发展,助力解决有婴幼儿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尤其今年6月1日后,普惠托育机构的月保育费平均降了近400元。”市卫生健康委有关人士说。
有托育机构
月保育费降了1000元
昨天下班后,家住新昌城区的胡女士准时把孩子从托育机构接回家。“到托育中心,只有5分钟的路程,价格还比外面低,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大难题,家里老人也轻松了不少。”她说。
价格实惠,这是胡女士最看重的。“之前每月保育费要2150元,6月1日后降了近500元。”她说,这个价格比有的地方便宜了将近一半,“能托得起。”
“0-3岁婴幼儿家庭的入托需求还是蛮大的,但很多人一看价格便放弃了。”市卫生健康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新昌县的调查显示,一方面,当地婴幼儿入托对象以2-3岁为主,大部分2岁以下婴幼儿还是以家庭照护为主。另一方面,婴幼儿家长的托育需求率约为60%,尤其对“公办托育”需求较大。“去年,我们有两个托育中心开园,入托率达95%。”新昌县一老一小公共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托育工作的王伟慧说。
去年,绍兴在全省率先出台普惠托育运行补助政策,以减轻机构办托和家长养育负担。比如,明确新增托班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10万至20万元。对经认定符合三级、二级、一级标准的普惠托育机构,分别按每月500元、700元、900元的生均标准予以补助。“今年6月1日我市出台普惠性托育机构认定办法后,按照各区、县(市)目前拟明确的普惠限价看,全市社会化备案机构中共有普惠机构68家,其中33家托育机构下调保育费,最多的1家降价1000元/月,少的降了100元/月,平均降价383.4元/月。”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后续这项政策将惠及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不断增强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医育结合、智慧托育
新业态不断涌现
让家长托得安心、放心,托育服务既要普惠发展,也要提质增效。在我市的探索中,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与辖区托育机构签约服务制度,已备案托育机构签约覆盖率达到100%,针对婴幼儿营养与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开展健康宣教、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健康指导员制度,要求每个季度到辖区托育机构实地指导1次,在推进托育服务中加强儿童保健专业服务和指导。
通过搭建“智慧托育云”平台,推动托育资源在“15分钟”范围内不断趋于均衡、可及、优质。“一是‘一图实现掌上查’,解决群众‘托育资源不知晓,优质资源无处找’的问题;二是‘一键实现掌上办’,实现群众办托区域情况在线查,办托材料在线看,解决群众办托难、办托慢的问题;三是‘一端实现掌上评’,实现评级专家在线评级、机构现场评级情况实时记录等功能;四是‘一网实现掌上看’,探索部门监管全覆盖。”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士说。
“‘放心托 安心育’普惠服务提升工程”入选今年十大民生实事,根据要求,我市将按社区人口结构和规模实现65个未来社区、现代社区托育服务全覆盖,促进托育服务设施提质扩容。此外,鼓励各区、县(市)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进一步降低托育成本。其中,上虞区出台全市首个优化生育政策,明确在婴幼儿2-3岁期间,对二孩每月发放500元托育服务补助、三孩每月发放800元托育服务补助。
加强托育服务供给,要汇聚多方力量,比如大力推进单位办托。据了解,我市已将“不少于3家较大规模企业试点举办职工福利性托育机构”列入2023年度区、县(市)重点工作清单。上月底,由绍兴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承接的绍兴市中心托育园开园,招生对象为市级各机关单位有托育需求的工作人员子女,月保育费低于1930元。“明确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和在主城区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应建尽建,探索工作场所办托、单位外15分钟步行圈办托、与其他机构合作办托、单位补助职工开展普惠托育服务这4种模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普惠托育服务。”市卫生健康委有关人士说,4家市级医院办托还可享受额外的政策红利。
今年,我市有12所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计划招生640人,为托育人才队伍培育后备力量。同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实训基地实现区、县(市)全覆盖,主要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等。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仍要继续在专业性、安全性方面加大投入,从服务管理、配套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措并举,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持续化、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
作者:记者 陈乙炳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