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活不止眼前的田野

一群40+的乡村人,音乐节上绽放别样自我

2022-06-15 08:05

来源:

6月11日晚上,上虞区驿亭镇白马湖畔,一场特殊的音乐节在新横塘村一个农庄上演。舞台上的表演者身份各异,有煎饼大妈、油漆工、文具店店主、自媒体创业者……

他们一边宣传家乡的杨梅,一边唱出别样的自我。台下观众,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有大人手里抱着的幼儿。他们跟随节奏一起摆动手臂,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音乐节让夜晚的小村庄焕发出特别的生机。

演出前的合影,前排左一为长风

琐碎日子里的光

在山野里,伴着虫鸣和月光听一场演唱会,实在令人陶醉。演唱会进行到尾声,台上3名“草根歌手”唱着粤语歌,台下有4名观众忍不住冲上去伴舞,这场景不禁让人感动。

这是我看过的最接地气的演唱会,歌手都是扎根在乡村的人。凌晨4点起床做煎饼的“煎饼皇后”,常常需要赶工的油漆工“九哥”,安心守着一家小店的何惠丽……

他们因为热爱唱歌相聚在一起,大家彼此称呼网名。他们素面朝天,表现却自信大方。日子有时很琐碎,唱歌是他们琐碎日子里的光。

他们的生活不止眼前的田野,白天为了生活奔波,晚上通过唱歌勇敢地表达自我。因为勇于表达,他们的生活不那么脸谱化。

梭罗说,生活在别处。我在这群40+的农民身上看到了别处的样子,看到了农民乡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看到了新时期农民对乡村文化生活更为多元的需求。

何惠丽

生平第一次上舞台

当晚6点多,伴着月光、虫鸣,首届横塘民间杨梅音乐节开始了。

山野里的农庄,灰色大棚下,点着几盏白炽灯,下面铺着的一块红地毯便是舞台,上面放着两个直播设备,背后还有一块签名板。

尽管没有炫目的灯光舞美,音乐节还算有模有样。“瓦蓝蓝的天上飞雄鹰,我在高岗瞭望北京……”来自沥海、48岁的何惠丽上场了,一曲《站在草原望北京》唱罢,嘹亮清澈的嗓音一下子带动了现场氛围。

何惠丽在沥海守着一个50平方米的文具店20余年了。她个头高高的,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为人随和,热爱唱歌。面对这么多观众在舞台上表演她还是第一次。但她毫不怯场,边唱边跟着音乐舞动。

“我从没上过舞台,有点紧张,听到坐在下面的观众都在为我鼓掌,很兴奋!”“煎饼皇后”赵水英也不会想到,她竟然作为“歌手”出现在音乐节的舞台上。

当天,赵水英穿着白色短袖和牛仔裤,一头短发干净利落,43岁的她看起来身材娇小。粤语版的《上海滩》唱罢,台下掌声不断。“这些老歌我们都会唱,回忆起以前的时光。”观众区跟着哼唱的一名大姐说。

后面上场的是44岁的“九哥”应水军,他的嗓音则多了几分沧桑。“生活太多苦,风刺痛我的骨,可是我不愿认输,从不怕孤独……”他演唱的《这扯淡的人生》仿佛在诉说自己40年来的生活经历。他原本是一名乡村油漆工,经过不断奋斗,现在成为奔走在各大工地上的包工头。

演唱会持续了近3个小时,10多名“草根歌手”轮番上场,其间还穿插了乐器表演、二都杨梅推广以及抽奖环节,同步在长风(网名)的抖音号上直播。有人通过直播间与长风互动,也有附近村民刷到后赶来亲身体验,大家打着手机灯光,随着音乐摆动,也为歌唱者鼓掌。

赵水英

农民的另一个面孔

最后登场的“草根歌手”长风是当天这场演唱会的发起者。他是一名从旅游行业转型做自媒体的创业者。他关注三农,拍上虞乡土文化,偶尔当唱歌主播。

一个月前的晚上,他在驿亭镇白马湖村采风时,发现不少村民在新落成的广场上舞动。“这让我看到乡村生活的另一面。”长风说,他想到搭建一个平台,让农民来展示自己。

他先是借了音响设备,来驿亭镇直播唱歌,让喜欢唱歌的人加入他的平台。直播了两天,发现借的音响设备与自己的声卡不匹配,效果不太好。他又花2000多元购置了一套新音响设备,去各大乡村直播。

有一次,他在横塘村直播时,其中一个身材娇小的大姐唱了一首经典粤语歌《上海滩》,惊艳了众人。聊过之后,长风得知她在横塘老街上卖煎饼,就给她取了个“煎饼皇后”的称号。

之后,长风的老同学油漆工“九哥”应水军也来直播间唱歌。他还去了丁宅乡、上虞城区的城市阳台直播,所到之处,都有村民来一展歌喉,有时候村民排上好一会儿队还不一定轮得到。

有个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听说长风来直播,立马放下养护高速公路的铲子就来唱歌了。“你根本想象不到,大家原本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有如此动人的歌声。”长风说,这些扎根在乡村的人让他看到了农民的另一个面孔。

新一年的杨梅季又来临了,何不搞一场演唱会推广家乡的杨梅,同时让这些农民走上舞台,展示新时代农民的新面貌?长风的想法很快得到一众粉丝朋友的支持。

一周前,长风和好友赵大姐白天忙完各自的工作,晚上便聚在一起讨论音乐节的方案。有企业主听说他们在搞音乐节,还送来了杨梅、雨伞、年糕片、母婴用品等“赞助”。“‘草根歌手’们也很积极,一下子就有20多人报名,由于演出时长有限,我们最终选出了10多名‘歌手’上台。”长风说。

感觉啥都不是事儿

演唱会结束后,一切又恢复如常。

凌晨4点半,“煎饼皇后”赵水英就要起床拌面粉、切葱蒜、洗生菜、炸肉串等,为出摊而忙碌。5点半,她会准时出现在横塘老街上,开启一天的煎饼摊生意。

6点钟,何惠丽的文具店也开门了,等待上学的孩童来买文具。

6点半,“九哥”或许又买了10个包子走在去工地的路上。中午,他可能忙得顾不上吃饭,就啃包子充饥。

8点半,赵水英的煎饼摊收摊了。她要赶去横塘小学打另一份工——学校食堂的后厨帮工。只有周末,她的煎饼摊才可以出得久一点。

“觉得日子难吗?”记者问。

“难!每天要很早出摊,毕竟有两个孩子要养,大的马上中考了,小的读二年级。”不过,赵水英马上又笑着转了话锋,“小儿子的机会好多了,前不久刚出了政策,驿亭镇的孩子初中可以直接读春晖外国语中学,不要学区房。”

“九哥”也觉得日子有时有点难,一家老小要养,压力全在他一个人身上,有时一下子接了好几个项目,活来不及干,他常忙得忘记吃饭。“男人嘛!总要扛起责任来!”与他沧桑的嗓音不同,“九哥”讲起话来还是略显豪迈。

“为啥那么喜欢唱歌呢?”记者又问。

“九哥”说,唱歌于他而言,似乎可以消除一天的疲惫,唱着唱着就感觉啥都不是事儿。

“唱歌不占时间,可以随时随地开口唱。”赵水英说,她在做煎饼时,在厨房洗碗时都唱歌,还经常把音响开到最大。“有次我们整个村的人都听到了……”赵水英说着哈哈大笑,“唱歌嘛,就要放声唱才有劲,当我放声唱时,其他啥事儿都没了。”

作者:记者 吴可蒙 文/摄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