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嵊州市下王镇梅坑村71岁的叶立标挑着50多公斤刚从山上掘来的水竹笋,来到村口的收购点售卖。“以前要送到10里路以外的集镇,费时费力不说,也不一定有人会要,现在好了,村里统一收购,省时省力,价格也好。”叶立标告诉记者。眼下正是梅坑村最忙碌的烤笋季,像叶立标一样,不少村民忙着上山挖笋,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
梅坑村地处四明山区,各类竹资源十分丰富,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竹园,山上还有大量的水竹笋、箭竹笋等野山笋,多年前便有村民利用野山笋制成烤笋和油焖笋。村党支部书记叶少明说,如何将村里绿色的竹笋资源转化为富民的经济资源,让梅坑油焖笋、烤笋走进千家万户,这是村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化零为整,村里出面统一制作,注册商标后统一包装和销售,以集体的力量打响梅坑竹笋的品牌。”叶少明说,为了让村民多增收一些,村里还适当提高了收购价。
“村里统一管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更有利于把控食品的安全,我们在村民烧制油焖笋和烤笋过程中全程监管,还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制作方法。”叶少明说,以油焖笋为例,最关键的是通过长达8小时的小火慢炖,以油香封住鲜甜,无需任何添加剂,经过真空装罐、高温蒸汽灭菌后,保鲜期可达12个月。
叶少明说,为打开销售渠道,他们采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法。同时,下王镇政府也积极为梅坑烤笋油焖笋的销售出谋划策,目前正在筹建一个直播基地,梅坑竹笋便是重要带货内容。
作者:记者 陈正军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