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心庵确定不拆了

下一步将研究制订具体保护方案,发挥其最大价值

2022-04-24 07:45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本网讯 没有文保“免拆牌”护身的水心庵,到底该不该拆?4月12日起晚报通过连续报道关注了此事。昨天上午,越城区召开水心庵处置工作会议,在前期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专家意见的原则,决定对水心庵予以留存。

据越城区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7月,绍兴市政府批复明确将水心庵列入拆除范围,后因该建筑位置不属于当时开发建设核心区域,也无碍周边拆迁,就保留了下来。今年,这座孤悬江面的水心庵再次被提及,是因为我市计划在水心庵东侧建设一座连接东湖路和山会大道的南北向桥梁,为保证桥下航道通畅,故将水心庵列入拆迁计划。而在作出拆除决策前,相关公司已咨询过文保部门,确定水心庵非文保单位。

越牛新闻抖音号发布相关报道后,24小时内点击量达60万,随后《绍兴日报》和本报也作了报道。越城区相关部门迅速启动调查论证。4月16日,经初步调研,水心庵得到了一份及时的“缓拆令”。4月18日,越城区邀请了省、市、区三级专家对水心庵开展了进一步考察、论证。

从绍兴市文物局退休的一位许姓专家,参加了18日召开的论证会,他认为,水心庵至少有三方面的价值。第一是景观价值,水心庵孤悬江心,周边河网密布,位置独特,是水乡文化的典型符号,有极高的自然景观价值。第二,水心庵有着丰厚的历史价值。专家们通过现场勘察及文史材料印证,判断水心庵现存建筑及所处环境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第三,在于其社会价值。随着周边的巨变,水心庵有着深刻的纪念意义。“水心庵里有一块石碑,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那是2008年则水牌村民集资整修的纪念。”该专家感叹,“那是很多人的精神寄托啊。百姓的念想和乡愁,渔村风情的留存,这就是社会价值所在。”

作为加强水心庵保护建议的发起人之一,越城区政协委员凌国良认为,水心庵与越国文化、水利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都有很深的关联,文保价值较高。

“水心庵是明代儒学大师、蕺山学派创始人、‘慎独’学说提出者刘宗周为数不多的、真正留下的原生态遗迹。”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张炎兴说,根据史料考证,水心庵为刘宗周绝食之处,“水心庵有名人印记,应该保留,同时建议把水心庵和越城区西街18号刘宗周故居一起打造成‘宗周文化体系’,进一步弘扬绍兴文化”。

“水心庵及其所在的则水牌区域是水乡泽国绍兴水利变迁的重要见证,能体现绍兴历史文化和风貌特征。”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表示,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既能保护文化景观又不影响桥梁基建的方法,实现双赢。

专家们一致认为,“不属于文保单位”不能成为不保护的理由,水心庵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等多重价值,理应保护起来,给水心庵一个合理存在的“身份”。

得知水心庵不拆了的消息后,原则水牌村民纷纷拍手叫好,“以前大家经常会摇船登岸去水心庵祈福,现在虽然搬离则水牌了,但我们的乡愁却越发浓烈,保留水心庵也就是保留了我们的乡愁记忆。”

下一步,越城区将进一步研究制订水心庵具体保护方案,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作者:记者 徐晶锦 厉燕军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