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柯桥区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如何坚决筑牢环绍护城河?如何有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坚决守牢各道防疫“小门”?昨天的绍兴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柯桥区副区长陈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方益荣、市卫健委副主任邵国利就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答记者问。
柯桥“三区”如何管控?
柯桥区副区长陈勤表示,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专家研判,柯桥区4月13日决定将马鞍街道东至环塘河,南至镜海大道,西至汇商路,北至惠民路的合围区域(内含瑞星园7幢125号正宗重庆麻辣烫门店、万州烤鱼店、卤炸鸡爪店、CODE男装店、萧鲜生水果店、麦香人家、滨海金晓青烟酒商行)以及浙江华港染织集团有限公司设为封控区;马鞍街道东至环塘河和柯海大道,南至白洋川,西至中心河,北至环塘河的合围区域设为管控区;马鞍街道全域为防范区。
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硬隔离封控措施,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仅允许保障生活物资、医疗防护转运车辆(人员)进出,对因就医等紧急情况确需外出的人员落实闭环管理;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人不出管控区、严禁聚集”管控措施,仅开放生活保障场所,守好“小门”;防范区实行“非必要不出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控措施,非生活必需公共场所全部停止营业,从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其他公共场所按既往人流量的30%控制人数,企事业单位提倡线上办公。
传播链复杂,如何防护?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方益荣介绍,本次柯桥区疫情呈现三大特点:其一,本次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发,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症状不典型,隐匿性强;其二,首例阳性感染者为个体店老板,发病前后曾到过多个店铺,接触人员多且复杂,疫情扩散风险较大;其三,目前已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均在管控人员中检测发现,均在同一传播链上。
提醒广大市民要高度关注,从自我做起,落实防控责任。提倡非必要不出市,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不去中高风险地区、疫情严重地区。从市外来绍返绍的或有亲朋好友从市外来绍的,务必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详细告知行程轨迹,积极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去超市、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积极配合测温、亮码通行。此外,还要主动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尽快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变黄码后怎么做?
柯桥区发生疫情后,许多市民健康码变成了黄码。市卫健委副主任邵国利说,此次“变码”主要是因为自4月以来曾去过柯桥区马鞍街道,存在一定的疫情感染风险。当然,也存在错码可能,敬请市民谅解。
健康码黄码市民,需前往就近的核酸采样点,连续三天进行每日一次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健康码将自动转为绿码;如未按时做检测则转为红码。持黄码市民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主动出示收到的短信,就近到核酸采样点检测。各愿检尽检点要以短信为依据,严格执行一米线等规定,允许持有黄码人员进入愿检尽检点进行检测。
黄码市民非必要不外出,要自觉配合执行防控政策。如有不适症状,立即向所在村(社区)报告,及时就诊。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