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牢记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关键时刻合理使用。”近日,在嵊州市实验中学举行的一场公益实践课上,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谷华航打开“防溺水数字导图”小程序,在互动中向学生们普及应急救援知识。
“通过这份‘数字导图’,附近的救生设备信息一目了然,还能一键检索,救援人员和市民可以便捷导航使用。”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傅成刚介绍说。
据悉,从2017年起,嵊州市在江河、湖泊易落水区域陆续投运300余套救生设备,在防溺水以及救治溺水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使用中,志愿者们发现由于河道两旁的堤坝高大宽阔,凭目测寻找救生装备比较困难,尤其是夜间,环境可视度低,救生杆无法及时获取使用。为此,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联动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对救生设备进行科技升级,加装太阳能光感警示灯提升夜间定位能力,同时利用微信小程序、百度地图App等制作公益救生杆“数字导图”,设备信息全部“上云”互联。“经实地测试,市民通过‘防溺水数字导图’小程序,仅用不到两分钟就找到距离最近的救生设备。”傅成刚说。
记者看到,打开“防溺水数字导图”后,系统迅速定位至当前所在位置,就近的救生装备点位也一一显示,点击救生设备查看详情,便可直接导航前往。每一个点位上都配置了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设备,方便使用者及时投递给落水者。此外,“数字导图”中还设有热线电话,后台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能够为救援提供专业的指导。
“有一次,当地剡溪廊桥边有人落水,我赶到后取用现场的救生圈和救生绳,将落水者成功救起。”嵊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秘书长张旗说,专业的设备大大增加了救援的成功率,该“数字导图”上线后,累计被用于救援落水人员32人次,其中30次为市民自发救助。
“防溺水数字导图”还陆续上线了防溺水课堂等功能,青年志愿者团队走进社区、学校现场授课,普及急救知识和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利用无人机设备,对落水者所在区域进行照明和辅助施救,进一步提高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傅成刚说。
作者: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袁媛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