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后,六位区、县(市)长先后走上绍兴大剧院大厅东侧的“区、县(市)长通道”,零距离面对媒体记者,畅谈发展新思路。
“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全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为全国全省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为我市今后五年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征程上,我市6个区、县(市)如何立足自身优势特点,找准新定位,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6位区、县(市)长分组依次亮相,围绕落实两会精神,谈思路、说打算、表决心。
率先接受采访的是越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钱林江和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袁建,两位对两区的未来发展都有明确的定位。
“聚焦‘五个率先’,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越城‘中心崛起’的重大使命,锚定‘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的目标定位,突出市区协同、政区融合,着力在产业高端化、城市现代化、文化品质化等方面聚焦发力。”钱林江信心满满。
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发展战略,柯桥区将如何抢抓这一重大机遇,积极践行“五个率先”,全力推进“国际纺都、杭绍星城”建设?袁建思路清晰、目标坚定,他说:“到2026年,柯桥区力争GDP突破2500亿元,持续稳固全国十强区地位并努力争先进位,重点推进高标准打造现代制造集群地、时尚创新策源地、杭绍同城示范地、共富和美先行地等‘四个地’建设。”
第二组走上“通道”的两位区、县(市)长是上虞区委副书记、区长金进富和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昆仑。
上虞区作为绍兴主城区的一部分,将怎样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主动融入,助力绍兴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全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金进富给出了答案。他说,上虞区要围绕抓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更高能级的城市品质;抓重大产业项目,打造更高质量的实体经济;抓重大改革攻坚,推动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以虎虎生威的冲劲,拉高标杆、勇毅笃行,奋力锻造五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为全市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当主力、打头阵、作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力提质增效,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诸暨作为工业强市,在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以自身产业提质增效,助推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已有明确目标和举措。“我们将狠抓产业提升优存量、招商引资扩增量、科技创新提质量、营商环境应变量,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继续大抓产业、重抓工业,助力绍兴加快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张昆仑坚定地说。
嵊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裘建勇和新昌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奇洲是最后一组走上“通道”的区、县(市)长。
年初杭台高铁开通运营,嵊州进入“高铁时代”。新的区位优势将助力嵊州在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中体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高铁的开通,对嵊州发展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几代人的‘火车梦’变成现实,全市上下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干事创业氛围非常好。”裘建勇说,今后几年,嵊州将按照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努力打造开放活市高地、产业倍增高地、富乐实践高地,主动作为、奋力追赶,努力把嵊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
新昌作为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缩小收入差距试点,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有着自己的心得。王奇洲表示,新昌要把握大势、厚植优势,一方面要围绕做强工业经济、做大通道经济、做好旅游经济持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致力强村富民和公共服务,推动更合理分配,努力“分好蛋糕”。
号角已吹响,奋进正当时。在新的一年里,6位区、县(市)长在“通道”上绘就的新蓝图,将为我市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全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贡献力量!
作者:记者 林佳萍 诸丹萍 文记者 黄 霄 摄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