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江畔柳色新。3月24日上午,天气晴好,榆林直江村级河长、越城区孙端街道榆林村党总支书记冯伟江叫上村委副主任许秋英一起巡河。
榆林直江全长约5500米,宽约30米,自南向北横贯榆林村村域。其8条支流,又将榆林村划分为榆林、榆益、榆胜、榆光4个自然村。
两人沿着榆林直江一路向西。“前段时间天气热,水草长得较快,要及时清理。”在一段水草密集区,冯伟江拿出手机拍下照片,仔细标注好位置后,发给了河道保洁员冯茂炳。
又长又宽的榆林直江是榆林村百姓的母亲河。“以前村里出行全靠这条河,所以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船。”冯伟江告诉记者,如今陆路交通越来越发达,很多船只已弃置不用。2014年,孙端街道启动旧船回收处理工作,榆林村就是首批试点村之一。当时,通过协商,回收处理了300多条船。船只清理后,河面一下子空旷起来,但由于生活污水排放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河道水质依然没有改善多少。后来,在街道的支持下,榆林村建起了9个过滤池,实行雨污分流。
榆林村有2200多亩耕地,大多分布在榆林直江周围。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榆林村又在耕地附近建起了4个过滤池,防止污水直排河道。
“最近换季了,天气忽冷忽热,不仅容易长水草,水质也易浑浊。”冯伟江说,这两天得多巡几次,有问题才能及时发现。
顺着河流,两人来到了俞家墩溇底,只见村民潘永仁正在溇底打捞淤泥。村民钟梅仙看见冯伟江等人过来,远远地就打起了招呼:“书记,我就等着种荷花了。”原来,每年这个时候清理溇底淤泥是榆林村的传统。和往年不同,今年榆林村打算在溇底种上荷花。“2018年,村口的大桥修好后,我们在那片水域种了2亩荷花,不仅水质改善不少,环境也漂亮了。”许秋英说,在村民的建议下,今年村里要在溇底也种上荷花,把美景送到村民家门口。
不仅如此,榆林村还组织11位党员和村民代表,一人分管一段河。他们天天巡河,及时反映、处理问题。有的村民看到后,主动配合整治家门口的环境。“榆林直江本就又长又宽,这样一来,不仅村民们保护河道的积极性提高了,还能及时向我们反映问题。”冯伟江说。
作者:记者 赵婧赟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