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数年,嵊州市三江街道从城郊接合部蓄势发力,成长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嵊州市新的政治、文化、商贸和宜居中心。刚刚过去的一年,三江街道成功应对风险挑战,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江并流向大海,奋楫扬帆正当时。“杭台高铁已正式开通,三江街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及时谋划,尽早布局,力争让三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再上新台阶。”说起今年的工作,三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春波信心很足。
产业变革蓄动能
2021年,三江街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89.7%;规上工业产值52.98亿元,同比增长26.5%;规上工业增加值14.04亿元,同比增长18.5%。
机械电机是三江街道的重要传统产业,街道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
浙江宏佳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两年前投入3000万元新上马了一条全自动柔性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了40%以上。去年,公司又上马一条柔性生产线。公司总经理金佳妮告诉记者,两年时间公司销售收入翻了一番,而员工只增加了10人。
厨具是三江街道另一个重要产业,这些年来,“雅士林”“奥田”“佳歌”等一大批厨具品牌异军突起,行业影响力大大提升。
在传统产业突破瓶颈高歌猛进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发展迅速。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三江街道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数年前落户三江街道的绍兴市耐特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健康升降桌等外销产品。“2019年产值2000万元,2020年产值6000万元,去年产值超1亿元。”董事长王建锋说,受益于便捷的交通、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公司业绩提升可以说是一年一大步。
浙江天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20种常规检查手段难以判定性质的肿瘤早期病灶。“这项国际领先技术的产业化,将极大地带动街道健康产业的发展。”三江街道经发办负责人说。
商圈建设提能级
站在剡溪的堤坝上往南看,一个欣欣向荣、生活气息浓郁的现代化新城扑面而来。短短几年,嵊州再造了一座新城。
“2021年基础设施投资10.5亿元,增长255.66%。”对于城市能级的再次提升,三江街道城建办负责人难掩心中的自豪。
紧邻剡溪,一幢高楼拔地而起,这是正在建设的开元名都大酒店。该项目集高星级商务酒店、高档写字楼及精品商业于一体,主体建筑规划高度189.9米,不仅是嵊州市新的地标,也是嵊新两地第一高楼。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另一极。早在去年上半年,三江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已全线完工,民生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去年3月,盛都花苑北区15个单元全部加装电梯,成为绍兴市首个加装电梯全覆盖小区。这次加装电梯,不但政府给予了补贴,街道也进行了奖励,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这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南进,嵊州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三江街道已然成了人气聚集之地。这里有嵊州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有最大的书城新华书店,还有大大小小的商业消费场所,一个崭新的消费商圈已经形成。
更令人振奋的是,商圈还在不断扩大,质量在不断提升。
“已运营的中国·越剧艺术城,是全国首座越剧文化品牌文商旅综合体;开业不久的风情美食街,集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和商务配套于一体……”三江街道党工委委员徐铭说,这些商业业态的相继建成,进一步稳固了三江街道的商业中心地位,标志着新型消费商圈全面形成。
红色引领聚合力
城市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多,各类矛盾随之而来,怎么办?三江街道充分运用“红色元素”,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社区自治模式,形成了“一社一品”的特色。
江晓社区成立较早,其探索总结的“五xiao”工作法深受社区居民好评。所谓“五xiao”,指“晓”“小”“效”“笑”“孝”五个谐音字,分别代表不同含义。“比如‘小’,意为小手拉大手,大家和睦,大家文明。”社区党总支书记袁一忠说,起源于江晓社区江南春城小区的“邻舍+”志愿队伍,就以家为单位,通过各种志愿活动,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环境,“目前江晓社区已有19支‘邻舍+’队伍,每月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慧民社区新近成立,以6个“hui”(谐音“慧”“惠”“汇”“荟”“会”“诲”)为指引,从空间布局和服务功能上凸显共建、共享理念。“近期推出的社区居民‘扫码办事’服务诠释了‘慧’的含义,居民只要扫一下指定二维码,就可以在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群团互助等方面提出需求,社区专人会及时跟进解决。”慧民社区指导员沈爽介绍。
同样的,江南社区的红色物联会、江悦社区的商圈党建等,无不运用红色基因建设和管理社区,成效明显。
“去年以来,我们还重点深挖辖区内的红色资源,打造成好故事进行宣传,大大增进了街道的凝聚力。”三江街道宣传委员丁晓乐说。
仙人坑村的王贤琴与丈夫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三江街道与嵊州市有关部门积极合作,创作了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另一部原创越剧神话大戏《刘阮归来》,以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作者:陈正军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