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走进柯桥区马鞍街道亭山桥村夏华富家,耳边就传来小孩子朗朗的读诗声。66岁的夏华富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小学生古诗词,一边教7岁的小孙子读诗,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今天不‘做客’,我打算写一首春节的诗,看看古人的诗找找灵感。”夏华富笑着说。
这个春节,夏华富家文化韵味十足。他和儿子夏利军一有空就坐下来探讨诗词,小孙子在他们潜移默化下,也对背诵古诗词兴致高昂。
夏华富和夏利军都是亭山桥村首批诗词培训班的学员。去年5月,亭山桥村开设“百姓写百诗、乡诗铸乡魂”诗词培训班,父子俩一起报名,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培训班其他约40位成员一起学习写诗。从此,作诗吟诵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将村子里的人、事、物当作写诗素材,有感而发。
“我原本不知道村里有什么美的,在写诗观察、体悟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美景。”夏华富感叹道。他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美女山上游步道,木枝湖连草廊桥”,这是赞美村庄美景的;“新冠病魔来势猛,白衣勇士不畏惧”,这是给一线抗疫战士鼓劲的……原本只有初中文化、对诗词一窍不通的夏华富,如今已写出了20多首诗词。
诗词,成了亭山桥村文化富民的切入点。走在村里,家家户户门口的春联喜气盈门,车站、亭廊、景观小品一角等随处可见诗词、对联装点,石碑、标牌等更是为村庄增添了文化味儿。
“所谓共同富裕,就是要让村民富口袋也富脑袋。”亭山桥村党总支书记韩国富说,近年来,亭山桥村借助“五星3A”创建契机,在提升村庄环境面貌的同时,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多万元。今年村里将积极创建“中国诗乡亭山桥”这一品牌,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增强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春节这几天,韩国富忙着跟几位书法家约时间,准备邀请他们进村,把村民写的诗词写成书法作品。“写好后裱起来,一起挂到亭廊或展示厅,打造诗乡客厅。”韩国富说。
作者:记者 杜珊珊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