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会同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一个名为“小盘龙”的山坳,对2家企业的违规行为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此前,通过多种大数据手段,检察机关筛查出这2家企业涉嫌无证照违规喷漆作业,并向环保部门发送检察建议书。在环保部门的督办下,违规企业已搬空,下一步将重新选址并申请环评。
去年7月,在分析辖区2万多条行政处罚信息的专门数据库时,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发现,具有相似性的一些小企业被多次处罚,原因类似,但被罚地点不尽相同。这个情况引起检察官注意:“我们怀疑存在小企业和作坊流窜作业污染环境的情况。”
通过梳理以往相关案件,检察官归纳出该类企业选址特征:远离村庄,不易被发现,场地开阔,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容易外排。根据这些特征,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手段,筛查出多个可能存在排污行为的生产地点,最终在山坳中锁定2家企业。据查,2家企业均在未建设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设施的情况下,违规进行喷漆生产,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检察机关向环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环保部门迅速立案调查,要求立即关停整改并处罚款。
据介绍,随着数字检察工作的推进,诸暨市检察院打破多环节信息壁垒,改变以往监督手段少、监督线索缺乏的局面,利用政府服务网公开信息以及一些软件信息,收集完善各领域基础数据,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形成“行业图谱”“用户画像”,使监督更加精准、有效。到目前,已发现各类公益诉讼线索12条,成案7件,古树养护监管不力、环境污染、英烈纪念设施保护空缺等一系列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得到纠正整改。
作者:记者 翁佳美 通讯员 何若愚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