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做,实干笃行不怠

——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综述之三

2022-01-22 08:23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学以致用,方为真学。过去一年,绍兴市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以实践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解决群众、企业和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截至2021年底,市县两级共收集“三为”专题实践活动清单586项、“群众不满意的小事”清单148项、“六个一批”重点民生事项30项,均已落实完成。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指数”正在不断转化为百姓的“幸福指数”。

回应关切,增进民生福祉

“办实事”不是做表面文章,关键在求真务实。

去年,得益于“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家住越城区皋埠街道下堡村的周大爷做了结肠内息肉摘除手术,及时排除了直肠癌隐患。和周大爷一样,全市有18.5万人免费享受了结直肠癌筛查服务。这项民生实事项目,还让近6000户家庭免受大病重病困扰。

深化医疗健康服务是绍兴着力解决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的一个。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各级各部门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落实落细一项项便民利民措施。

市教育局持续优化学校布局,均衡教育资源,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项目83个;市综合执法局推进“搬家一件事”综合应用项目,实现从不动产登记变更到水电气等过户再到家政物业延伸服务等全过程、全要素的线上办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专项攻坚行动,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731个;全市推进城市道路拥堵协同治理,完成停车位建设9494个……从“关键小事”入手,绍兴市在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重点领域出实招硬招,把民生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

一老一小照护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事。为改善困难老年人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积极推进生活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老年群体,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电梯加装工作;升级各类互联网医院,实现高血压等200余个慢病药品线上自助续方;启动60岁以上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科普培训计划。聚焦儿童群体,大力开展棋艺、篮球、合唱、美术等体艺类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受益学生达12.3万余人。

一项项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改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创新破难,激活企业动能

倾听企业诉求、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发展痛点,我市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推动助企服务走深走实。

企业需求是服务的风向标。通过开展“政企亲清会”“政企面对面”“请你来协商”等活动,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听取企业意见,构建形成了“企业出题、政府答题”的政企协同机制。

技术人才短缺是不少企业的“心头病”。为解决这一难题,市经信局牵头升级打造产业人才聚能平台“浙里工程师”,聚焦“人才获得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政府服务什么”,帮助企业精准找到所需的人才、技术,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同频共振。

最近,借助“浙里工程师”平台,浙江维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相匹配的印染专业工程师,成功解决了深色面料色牢度无法固定不耐久的难题,使增深增色率提高50%,染料成本减少10%。“这一平台帮了我们的大忙。”“维艺实业”负责人对该平台称赞不已。

针对惠企政策申报难、手续繁、兑现慢等难点,我市统筹建设政策兑现数字化平台“越快兑”。该平台集成九大产业1000多项政策,实现扶持政策“一网发布”、奖补申请“一网受理”、政策兑现“一网智办”,最大限度“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提升政策兑现效率。截至目前,已有1万余家企业和个人“一网申报”1.7万余次,实现资金“一网兑现”26.4亿元。

为助推小微企业在更优市域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市起草《三年成长计划(2021-2023年)》。印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春雨行动”方案(2021-2022年)》,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开展“就业大篷车”活动、深入推进“金蓝领”招才专列工作等,解企业用工后顾之忧。

紧扣制约企业发展的“高频事项”,我市以推进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开展“数智赋能”提效率、“利企惠企”促发展、“工匠助企”人才链扩容等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为保证服务到位,我市全面推广“企业码”应用,创造性地将“驻企服务”融入“企业码”,打造“企业码—驻企服务”的闭环服务2.0版,助推全市4500余名驻企服务员更主动、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企业。

立足发展,推动重点工作

把握发展大局、聚力重点任务,“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相结合,学习成效和重点工作相得益彰。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我市持续擦亮党建“契约化”共建、民情日记、“三驻三服务”等基层治理品牌,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的具体问题,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落细落小。

开展“红色代办”活动,提供上门办、代理办、兜底办服务,全市累计完成代办事项17万余件;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联动体系,实现76%的省定民生事项可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破解驻村、驻社、驻企服务的工作堵点,优化调整“三驻干部”2500余人次,建立各类服务团101个……

立足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村落、嵊州市浦口街道珠溪村去年推出了“我在红村有块田”特色项目,开设景观长廊、红色革命文化展览、烈士塑像等参观区,还专门划出田块让单位和个人认领,在发展红色之旅的同时治理荒废土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与珠溪村类似,柯桥区平水镇剑灶村、上虞区长塘镇桃园村、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等一批红色底蕴深厚的村庄,积极做好红色文章,加强红色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发展全域旅游,带动村兴民富。

应对挑战,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去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袭击绍兴,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打响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把抗疫战场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生动课堂。全市累计组织2万余个基层党组织和20万余名党员干部投身抗疫,硬核作战。

抗击疫情期间,绍兴市还在“越牛新闻”“百观新闻”等客户端推出“上虞战‘疫’”“战‘疫’求助”等在线服务平台,打造群众诉求第一通道,累计发现、转交、办理各类诉求超过1000条。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创新举措为老百姓送去了温暖与关爱。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绍兴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实践,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以更昂扬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

作者:见习记者 黎 欣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