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代购员吗?我们村里有位癌症患者,已经停药四天了,情况紧急!”电话里传来急切的声音。
12月16日,共青团上虞区委组宣部部长赵文跃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上虞区一乡镇有位肺癌病人急需药物。赵文跃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拿着对方发来的处方,前往震元堂药店采购。
“青春聚英配送团”深夜还在配送代购物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晚8时,赵文跃带着配好的药品,驱车赶往13公里外的目的地。“由于疫情管控,去那个乡镇的道路设置了隔离栏,弯弯绕绕的,路上多花了点时间。”大约40分钟后,药品被交到了卡口负责人手中,赵文跃顾不上休息,又立即返程为下一单忙碌。
为解决居民隔离期间生活物资所需,赵文跃与十余位90后团员青年,在上虞区曹娥街道聚英社区组建“青春聚英配送团”,带头当起了“代购员”。这段时间,赵文跃每天都会接到四五十个物资求助电话,外加上百条的需求表单信息,像这样的“急单”不在少数。
虽然做“代购员”时间不长,但赵文跃的“代购”履历已相当丰富。糖尿病人断了胰岛素、心脏病患者缺了急救药、有人犯了高血压……这些急难险重的“单子”,他都遇到过。为何会有如此特殊的经历?这还要从赵文跃的“代购”初体验说起。
疫情发生后,赵文跃在自家小区担任志愿者,时常会在业主群看到紧急求助信息,“相当一部分是求药信息,因为居家隔离出不去,大家表现得非常焦虑。”赵文跃说,有些病症不及时续药,会危及生命,他当即决定:做“代购”!
“很快就有4个邻居找到我,我记录好采购信息就出门了。”赵文跃回忆道,首次代购并不容易,“辗转各大药房,不是关门就是缺药,几乎跑遍了整个上虞主城区才把药凑齐。因为没经验,一些药还没买对。”尽管过程曲折,但邻居们的感谢声,让赵文跃心里暖暖的。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联系赵文跃,“业务量”开始加大。赵文跃没有犹豫,反而拉上了妻子一起干,“守好家门,也要守好家里的每一个人”。
为了提升效率,这次,赵文跃特意制作了电子版应急物资代购申请表,以二维码形式发放传播。赵文跃笑着说,“我妻子负责后台统计,我提前联系药店进行采购送货,有了之前的教训,这次采购顺利了很多。”
逐渐摸索出经验的赵文跃,正准备扩大小区代购业务,却接到了驻点支援曹娥街道聚英社区的任务。“有2名同事了解情况后,主动接手我的工作,继续为小区业主服务。我们还自称‘青年配送团’,在抗疫一线彰显青年力量。”赵文跃说。
到“新岗位”后,赵文跃再次感受到社区居民对各类生活物资的巨大需求,立马想到把小区的代购模式嫁接过来。于是,在他报到的第一天,“青春聚英配送团”诞生了。
“结合居民反馈和先前经验,我们升级了第一代表单,推出急需药品、母婴用品、生活用品三张在线表格,居民在线填表完成下单。”赵文跃介绍,“为确保代购到位,表单中加入了厂家、计量等详细标注,社区还安排了专业医生来指导。”
24小时在线接单、统一采购、集中配送,“代购团”形成了一套“线上申请-线下采购配送”的高效运行模式。
“业务熟练之后,群众反响热烈,单子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两个配送团已经配送620多单了。”赵文跃表示,大量的订单中,有不少是难度较大的“急单”,订单范围也逐步由社区扩大到乡镇街道,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虽然每天奔波都很疲惫,睡觉时间大大减少,但可以体会到这样的‘代购’服务是民众特别需要的。”赵文跃说,“我们会继续‘代购’业务,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见习记者 黎欣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