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19年4月我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无废细胞”已成为打造“无废城市”的关键词。什么是“无废细胞”?它们同“无废城市”有什么内在关系?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我们生产生活的各类场所就是组成这个生命体的一个个细胞,“无废细胞”之于“无废城市”,正如健康细胞之于生命体。
20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无废细胞”创建工作;2021年,又创新构建以学校、小区、城市公园、医院、工厂、超市、饭店、景区、机关、工地、乡村、园区等十二大类元素为主体的“无废细胞”建设体系,由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进一步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向打造全域“无废城市”全面迈进。从本周开始,本报将在“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栏目中逐篇解读“无废细胞”各大类元素,引导全社会积极加入“无废细胞”创建队伍,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深入人心、常态长效。
走进位于越城区的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一眼望去便是密布的管网,四通八达地延伸至各个厂区。顺着管道往厂区深处走,就能看到废水、废气、废液等废物的处置区域——环保资源厂。
在“无废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多年来始终坚持清洁生产的昌海生物,找准了绿色发展新的突破口,这片交错的管网,正是企业以打造固废“内循环”为核心推进“无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工厂每天产出的废液、废气、废水等都会通过地上高架管网进入环保资源厂。以废液为例,企业创新引入德国杜尔VAR焚烧炉,将80%的蒸馏残液、废有机溶剂进行资源化处置,处置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再输送回生产系统。“相比过去将废液运送到其他单位处置,这样的‘内循环’不但能实现绿色生产,每年还能为企业节省两三千万元的蒸汽使用成本。”该负责人说。
前不久,经省生态环境厅和省经信厅严格评估,昌海生物作为全市医药行业龙头企业,被评为2021年全省首批“无废工厂”之一。这是近年来昌海生物积极开展“无废工厂”创建取得的显著成效。
处置环节的“变废为宝”,仅仅是建设“无废工厂”的一项内容,源头控制同样重要。当前,昌海生物正积极以技术进步、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过程精细化控制等源头减量措施推行“无废生产”,以云桌面“无纸化”办公、数字化监管等工作模式推行“无废办公”,以光盘行动、生活垃圾分类等推行“无废生活”,“无废工厂”建设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另一家获评省级“无废工厂”的企业,在这里,源头控制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路径。在具体生产环节,该企业不断强化工艺创新,创新应用酶催化反应、超临界反应、连续化反应等领先技术,同时大力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大幅降低原料损耗,减少“三废”产生。
去年,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为我市首批通过验收的市级“无废工厂”。如今两家省级“无废工厂”的成功创建,更是为我市全面推进“无废工厂”建设树立了更高标杆,也进一步提振了我市高质量打造全域“无废细胞”的信心。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5家企业通过县级“无废工厂”评估,下阶段市无废办将通过抽查的方式开展市级验收工作。市无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唯一一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无废细胞”建设的标准设置上,我市有不少可供复制和借鉴的经验做法。因此,尽管目前仅仅通过了县级验收,但这些“无废工厂”已经是绿色发展、环保节能领域的先进单元。“‘无废细胞’的建设过程,就是复制、发展、壮大这一个个单元体的过程。只有每个单元‘无废化’,才能真正实现一座城市全域无废。”市无废办有关负责人说。
作者:记者 裘 玮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