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你们的事项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稍等,马上会有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联系你们。”近日,嵊州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警大厅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接警员通过电脑端的协同治理平台派单,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浙政钉”收到指令,到达现场处置完毕后,再通过手机进行反馈,政务网及公安内网平台上立即能显示处置情况。
这是嵊州市公安局“枫桥式”协同治理应用的一个场景。今年,嵊州市公安局从破解联动单位“联而不动”困局入手,对“基层治理四平台”实战应用短板进行补缺。通过多次会商、调研、试点实践,开发出“枫桥式”协同治理应用,厘清联动警情行政服务类、求助服务类、国计民生类、查询咨询类等4项一级业务、65项二级业务和31项三级业务,实现非警务类警情点对点派发、移动端签收、全过程监督管理,提升协同处置单位警情处置速度和效率。
“非警务警情被精准分流之后,民警的处警压力减轻不少,能更好地把精力放在防范打击犯罪的工作上。”嵊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史国松说,平台自上线以来,共派发流转联动类警情1521起,办结率98%,满意率100%。
作者:记者 张峰 通讯员 戴茜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