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拉陷于情绪漩涡的人上岸

黄泽派出所成立“岸上工作室”,通过心理干预解除隐患

2021-09-21 08:31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阿林(化名)加了我的微信,今后交流就方便多了。”昨天上午,记者在嵊州市公安局黄泽派出所见到民警周道时,他高兴地说。

阿林是周道的一个心理干预对象,因第三者插足,心情郁闷,扬言要伤人报复。周道主动找到他,进行心理开导。从一开始的不理睬,到后来逐渐敞开心扉,阿林的情绪慢慢平复了。

今年7月,黄泽派出所成立“岸上工作室”,由周道主持,并组建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团队,至今已对12名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在化解他们情绪危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民警成了心理咨询师

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乃至一些个人极端事件的警情高发,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社会心理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的现状相关,黄泽派出所所长袁益梁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以黄泽辖区为例,近两年来出现重复报警类的纠纷46起,其中大部分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异常情况。”袁益梁专门邀请嵊州市的心理学专家对辖区内的重复报警类纠纷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如何避免在此类重复报警中耗费有限警力?袁益梁犯了难。

今年6月,51岁的三级心理咨询师、嵊州市看守所原副所长周道卸任。在调动岗位的当口,一心想要发挥“余热”的周道在袁益梁的邀请下,选择到黄泽派出所做一名普通民警,发挥自己的专长。

借助在看守所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周道组建了一个团队,成员中有专攻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叶新春老师,有擅长精神疾病治疗的郭剑锋老师,有专门研究躯体受损引发心理问题的苏小玲老师等,他们奔赴黄泽开展心理工作室的筹建工作。7月,集咨询、治疗、放松于一体的心理诊疗室“岸上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之所以起名为岸上,指的是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愿尽全力将陷于情绪漩涡里的人拉上岸。”周道说。

两个月心理干预12人

“岸上工作室”开张短短2个月,已对黄泽及其他辖区12名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还对较为棘手的8件纠纷隐患进行建档跟踪。

在周道和团队整理的档案中,有叛逆的小华(化名),有刑满出狱、曾经自残自伤的王某,也有因为家庭矛盾扬言伤人的阿林等,这些人或误入歧途,或迷茫无助,都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其中,小华让周道印象很深刻。为化解紧张的亲子关系,他付出了很多心血。

今年以来,小华母亲王女士多次报警,称儿子不见了。寻找多次后,民警发现,小华要么在网吧里,要么故意躲着别人。原来,小华是王女士二婚所生,王女士对他从小管得很严,担心儿子会出事,会学坏,时刻想把儿子拴在身边。管得多、管得严,让小华产生了叛逆情绪,以至于通过不断地“闯祸”来反抗母亲的权威。

找到了矛盾的症结,周道借助他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多年积累的经验,让小华母子敞开心扉,诉说多年来积聚的误解和怨愤。

周道认为,母亲越是在乎儿子,越是严管,儿子越不自在,儿子对母亲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这一边,他劝小华母亲给儿子一定的自由,允许他出去跟同学一起玩玩;那一边,他劝小华要体谅母亲,出去玩时主动跟母亲说一声,约定回家的时间。在周道的耐心开导下,王女士和小华都答应了。

事后,周道多次回访,发现小华和王女士基本能履行约定,亲子关系渐渐向好。

“母子关系改善固然令人高兴,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波折,我会继续与这对母子保持联系,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周道说。

周道告诉记者,除了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岸上工作室”还对110接处警民警、辅警开展心理知识培训,形成辐射作用,最终实现面上有人管、心理辅导有人做、矛盾化解有保障的工作新局面。

作者: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戴 茜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