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尽管上完大学第一课已有一周,但每当和人谈论起来,柯桥区杨汛桥街道芝塘湖村党总支书记、“60后”陈海兴仍然心情激动,他说自己是高中学历,之前从来没有在大学读过书,现在有机会聆听大学教授讲课,感觉特别“高大上”。等中秋过完,他准备把入学通知书裱起来,好好珍藏。
9月15日,杨汛桥街道“党员政治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浙江树人大学正式开班。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授课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光迅。上课的学生,则是杨汛桥街道22个村居的94名支委成员,八成以上都和陈海兴一样,没有上过大学。这次迈入大学校门后,他们将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乡村振兴等,学习时间一年。
把农村基层党员送入大学深造,是杨汛桥街道与浙江树人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的又一个项目。今年,浙江树人大学新成立了党建中心,还组建了一支由21人组成的党史教育宣讲团,上半年已在校内外开展了22场宣讲活动。这次开设的“党员政治素质提升培训班”,教学形式灵活,除了集中授课,还会送课下村,每月授课至少5次。今后,这样的学习培训还将逐步扩展到全街道2000余名基层党员。
“很好的机会,能让我们村的党员干部‘换换脑’。”陈海兴是一年前上任的新书记,他接手的芝塘湖村原先是“后进村”,尽管有161名党员,但无法凝心聚力,很大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陈旧僵化。陈海兴说,他想借此机会,从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开始,改变整个村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能,从而在村容村貌、民生工程、集体经济等方面迎头赶上,把落下的差距补起来。
近年来,柯桥区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把提升政治素质贯穿党员成长全过程。今年,该区又在杨汛桥先行试点,探索一套政治素质纵向全提升、横向全覆盖的党员管理模式。围绕党员政治素质提升,杨汛桥街道设计了一套全链条管理体系,培训只是一个模块,另外还有实践和考核。实践层面,对党员参与党内组织生活,参与志愿宣传、结对帮扶、创业带富等实践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在防台防汛、疫情防控等重大挑战中冲锋在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核层面,将实行承诺践诺与政治观察相结合、学分和工分相结合、先锋指数和负面清单相结合,以更细化立体的考评方式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凸显先锋作用。
作者:记者 陈 松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