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绍兴市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契约化”共建现场会在诸暨市召开。自2020年以来,诸暨以“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为发端,全面推广“支部建在小区上”,逐步破解社区治理困局,形成了“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改革放大效应,城市基层党建品牌成效初步显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诸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多年如一日传承贯彻、深化拓展“契约化”共建工作,以“支部建在小区上”为总抓手,破解城市治理中纵向关系失衡、横向联动不畅的工作困境,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基层治理诸暨样本。“从‘试点经验’到‘连片打造’,我们将继续探索构建‘党建+’社区治理新模式,让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居民踊跃参与,激活城市基层治理‘一盘棋’。”诸暨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撑起小区治理“主心骨”
“已成功解决陶居苑东大门通行难题,向诸位汇报。”近日上班后,诸暨市陶朱街道党委书记应国伟如往常般打开社区微信群,一条好消息就“跳”了出来。对于陶居苑小区党支部的高效办事,应国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后感叹道:“小区有了党支部,居民就有了主心骨。”
陶朱街道地处经济开发区,这里村、镇、城形态并存,工厂与村庄,外来务工人员、拆迁户与个体户交织。纷繁图景背后,却是“成长的烦恼”——治理力量单薄,社区与业委会运行捉襟见肘。社区治理亟需顶层设计,该从何处着手?“必须建强一个核心!”在诸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陶朱街道率先开展了“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探索实践。
2020年8月,陶朱街道将试点放在矛盾问题较多的开放式小区——鸿远小区,并设计了“两推一选”办法、“十不能”联审、“五不”公开承诺等一整套规章流程。“党支部、监委会、业委会成员形成‘三套班子’交叉兼职,这样便将小区治理在体制方面完全理顺、打通,各主体都能在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下有所作为。”陶朱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如今,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监委会、群团组织、物业公司等多方主体参与、纵向协同、横向联动的一整套变革型基层治理体系,正在陶朱各小区有序运转,实现了从“群龙无首”到小区党支部“群雁效应”逐渐形成的蝶变。
截至2021年6月底,陶朱街道36个小区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一年来,来自街道社区的投诉量断崖式下降,各小区党组织主动办结民生微实事86项,实现群众微心愿400余个,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07个……这项改革,让原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区开始慢慢复苏“焕颜”。
支部的服务半径变小后,正不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今年以来,该市通过总结梳理“支部建在小区上”工作指引,推动党组织建在小区上、网格内、商圈里、楼宇中。目前,已建立党支部205个,单建党组织的小区覆盖率超过70%。
打好协同治理“一手牌”
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治理下,
治理力量由“单打独斗”向“多元联动”跃进,形成“1+1>2”的合力。
今年暑假伊始,暨阳街道江新社区就开设了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江新、福门、江东、东兴、金鸡山5个社区的志愿者及其家属可以免费听课。该“福利”来源于联盟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今年6月,江新社区携手4个社区成立“江邻有爱”区域党建联盟。
“我们根据23个社区的区域位置、社区类型及优势长处,着力打造若干社区区域党建品牌。”暨阳街道党工委委员张甜甜介绍,通过社区民警兼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党员认领红色楼道长、在职党员进社区“亮旗”服务等一揽子举措,推动党建联盟提质扩面,扩大区域治理“朋友圈”。
而这仅是该市社区党建“融合互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诸暨以“1+5+X”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探索党建引领“社社牵手”,提档升级“暖心八件事”精品志愿服务,健全完善居民服务体系,诞生了“江大姐调解”“陶朱老同志”“浣东同心员”等一批初具辨识度的社区服务品牌,形成跨层级、跨单位、跨社区的大党建格局。
社区有了自己的专属品牌,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今年4月,一支由38位热心公益事业、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组成“百管达人”服务队,他们走进暨阳街道各个老小区,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水电安装等各种精准志愿服务,营造互帮互助、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氛围。
在诸暨,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大合唱”。由党支部领导、业委会主导、居民共同参与的小区“微治理”平台,推行共建单位轮值认领制,已实施“微治理”项目317个。1至8月,诸暨全市284个小区(网格)通过居民自治解决小区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问题1341个,12345、96345平台投诉件同比下降48.5%。
绘好数智赋能“一张图”
万物互联是趋势,而智慧社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数字化管家中心、智慧步道、观影室……浣东街道东盛社区内,集合了诸多共享设施和数字化应用场景,这是诸暨市正在打造的共享社区试点。走进管家中心,一块大屏幕十分显眼,它是“智安小区”数字驾驶舱,集中展示“人、地、事”等汇总数据,小区高空抛物、人员出入、车辆进出等场景信息也一览无余,使社区管理和便民服务更高效、精准。
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社区是城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为此,诸暨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构建以“城市大脑+未来社区”为核心的应用场景,迭代“智慧暨阳”系统,纵深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改革开发“诸事帮”数字平台,上线家政保洁、家庭维修、居家养老等六大类100余项家庭服务项目,大大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该市还探索建立小程序“先锋微家”,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模式,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亮旗”行动,催生了城市基层治理由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到共享共治的“蝴蝶效应”。今年来已开展各类活动520余场次,认领微心愿8400余个。
群众“线上”点单,干部“线下”服务,眼下,“急难愁盼”事解决更快了,居民间的邻里情更浓了,社区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逐渐有机融合。数智赋能,推动了效率的产生,赋予了城市不同以往的价值,正塑造出未来城市的雏形。
作者:记者 何丹 通讯员 赵升平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