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非粮化”整治见效

嵊州2000多亩新造耕地迎来稻谷丰收

2021-08-30 08:0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本网讯 嵊州2000多亩节水栽培水稻昨起陆续开始收割。崇仁镇赵马村雨田山坂的102亩节水稻,经农技人员实地测产验收,亩产在428公斤以上,其中产量最高的一块田亩产达594.1公斤。

“这102亩梯田原来是拋荒的耕地,没想到第一次种植节水稻,就有这么好的收成。”种粮大户沈仁山喜滋滋地说,今年初,经过50多天的耕地“非粮化”整治后,他承包并种植了“旱优73”节水抗旱水稻。在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悉心指导下,节水稻长势喜人,并被列入浙江省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

今年来,嵊州着力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非粮化”整治面积3500多亩,其中新造耕地并复耕2000多亩。由于整治后的耕地多为提水灌溉田,水源条件差,嵊州农业部门专门成立了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推广小组,对退苗(花木)还田的耕地集中推广种植“旱优73”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为确保成功,技术人员还对一些种植面积广的区域采用“降解黑膜覆盖”种植技术,有效解决“生土”的水分不足问题,改善了土壤条件。  

为调动农户承包新造耕地的积极性,嵊州还组建了以二分田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出了全程托管服务。农户只要拿出一部分服务费用,种出来的稻谷就全部归自己。措施出台后,该市10多位种粮大户争相承包,并全部种上了“旱优73”。

对于土地整治项目开发的耕地,嵊州也及时播种了“旱优73”,达到了“种植一季水稻”要求。崇仁镇东风茶场边上原本有一片荒芜了几十年的茶园,去年通过土地项目开发,整理出了250亩耕地。今年5月,该地块开始种植“旱优73”,这也是我省节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连片耕地。经过前期台风和烈日的考验,250亩节水稻长势良好。据技术人员估算,这片新整理土地仅一季就能新增近10万公斤粮食。

作者:记者 俞其军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