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35国道改建工程草塔互通主线1号桥施工现场,6台龙门吊正高效操作着梁片的位移。同一时间,235国道杭州至诸暨公路(萧山河上至诸暨安华段)项目总工程师杨中锋,正通过智慧云管平台查看进度。“以眼前的1号桥为例,基于BIM技术和智能终端,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其3500片梁的实时状态,辅助项目部提高梁场的统筹调度能力。”杨中锋说。
235国道改建工程杭州至诸暨公路全长约53.95公里,总投资66.5亿元,预计2023年底完工。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有效提升235国道诸暨段通勤能力,改善诸暨交通路网,助推“杭绍同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早在招标环节,我们就对实施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要求,该局也制订了3年投资2亿元的数字化转型规划。”诸暨市交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235国道改建工程智慧云管平台,从3月开始建设,经过2个多月的调试,数字化架构已基本形成,系统功能陆续启用。
记者在智慧云管平台中心看到,平台的智慧“探头”远不止关注项目监测与统筹,而是触达质量监管、安全监管、环保监管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毫米”。如质量监管方面,平台通过对原材料采购、施工工序、监理监测等全方位的管控,建立质量数据库,使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数据都能追溯到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
“我们抢抓数字化改革‘东风’,在项目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应用。235项目和店口高架这两个项目,已在数字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诸暨市交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联合省数智交科院、上海城建智慧院等科研院所,开发交通集团重大项目数字一体化管理平台,计划将集团所有重大项目全部接入该平台,实现项目进度一键可查,投资情况一目了然,质量安全全程可控。
作者:记者 翁佳美 通讯员 蒋建云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