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市政协第28场“请你来协商·有事好商量”活动纪实

2021-05-19 08:34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构建并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水平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抓手。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已初步建立起全区域推广建设、全链条规范处理、全方位智慧管理的“三全型”回收工作格局。

然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在推进过程中也有着一些短板和弱项。为此,市政协日前举行第28场“请你来协商·有事好商量”活动,聚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主题,邀请了部分市、越城区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代表等,共同出谋划策。

回收利用“谁来管”?

目前,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由市商务局负责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订,市供销总社牵头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各区(市、县)承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模式各不相同。这种碎片式的承建模式,对有效构建再生资源管理工作格局,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益,造成很大挑战。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包括构建领导体系和回收体系,领导体系中必须要明确一个牵头部门。”市政协委员、越城区政协主席金百富建议,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在政策制定、行业发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要引导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两网”融合,一体化推进。

金百富委员的发言引来市供销总社理事会主任董友庆的共鸣,“建议组建政府(集体)投资或控股的实体化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提高再生资源深加工能力,提升经济社会效益。”董友庆说。

“建议由政府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凝聚乡镇街道、小区居委会、物业部门等多方力量,提高各方对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重视、支持和配合力度。”市政协委员刘彩君提出,将再生资源网点管理工作纳入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范畴,按照全面回收、严格监管、完善制度等要求,规范管理现有回收站点,切实提高回收效果和管理水平。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是这项工作推进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家规模较大、回收利用能力强的物资回收处理中心或经营企业,回收利用能力整体偏弱。作为越城区培育引进的回收企业,浙江仁本物业管理公司董事长单建忠建议,应加快成立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行业管理,推动绍兴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

资源回收“怎么收”?

回收网点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委员们注意到,尽管我市已累计建成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207个、农村回收站点350余个、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8个,但在回收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上,离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市政协委员何伟良在深入了解越城区部分小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使用情况后发现,回收站点一般多回收纸板箱、塑料瓶等回收价格较高的物品,对家具类等大件物品没有实现充分回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建议相关部门对各站点开展督查、考评,确保按照回收类别实现应收尽收,破解小区‘僵尸车’等回收难题。”何伟良说。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低小散现象突出,从业人员复杂,流动经营行为普遍,管理难度大,且回收拆解处置很不规范。”市政协委员王乐怡建议,执法部门要对无照经营的回收小作坊进行有效监管和坚决打击,同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再生资源回收缺少固定、便捷的实体化经营场所,城市社区回收站点建设多为通过与街道社区协商采用小区营业用房建设,一般较为偏僻,影响市民主动投放,且老小区基本无营业用房,站点建设困难。”市政协委员陈惠英指出了回收站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她建议合理布局建设全域覆盖的再生资源回收点位,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和不具备设置回收网点条件的小区,可设智能回收箱等设施。

对于提高回收便利度问题,越城区商务局局长陈智明回应,将进一步推动再生资源传统回收与互联网回收并行的服务模式。“线下,加大回收站点工作人员进小区巡回力度;线上,推动居民通过手机App预约上门回收,为大家提供更方便、更智能的回收服务。”

社会共识“如何聚”?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需要全社会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强化“无废”理念,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践行。

“当下,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部分品种回收率还不够高,各回收企业执行的回收种类也不统一。”越城区政协委员金雨亭建议,进一步提高对我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认识,出台地方性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建立行业体系、管理标准,带动我市再生资源产业规范有序发展;通过年度考评、星级评定,提高镇街、社区的积极性。

“现在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可以回收的意识是有了,但如何回收、去哪里投放回收物品的知识还欠缺,需要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培训。”市政协委员金健建议,充分发动小区居民、基层干部参与现场教育和现场监督,大力提高居民自觉回收意识。越城区政协委员杨立群也有同感,“可设置奖惩措施,对未按要求进行回收的现象进行处罚或惩戒;对正确投放回收的个人或企业给予一定奖励。还可以设立监督热线,让广大居民作为监督员,全员参与回收管理。”

“奖罚分明是为了促成市民良好习惯的养成,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以‘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原则,探索向居民、非居民用户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模式,进一步改善我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大队长胡刚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后回应。

作者:记者 徐晶锦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