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无人机,让今年的防汛安全有了双保险。”近日,越城区孙端街道楝树下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机场”,停靠和起降在这个“机场”的是一台无人机。越城区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这台无人机可借助5G通讯技术,按规划路线对孙端街道、马山街道和滨海新区进行远程飞巡,通过高清感知设备实时回传图片,有效解决基层防汛人少事多、信息掌握不全的短板,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防汛工作由“被动迎战”向“主动出击”的转变。
这样的远程飞巡无人机,目前在越城区已经配置了3台,可对辖区内河湖、水库山塘、在建水利工程进行常态化、数字化监管。今年自进入汛期以来,无人机发挥了“查得准、盯得住、传得快”的优势,高效快捷地完成自动巡查任务,彻底解决了以往盲区无法覆盖的问题,筑牢全区防汛安全线。据介绍,该区今年将有10多台无人机陆续投用,实现整个越城区全覆盖。
全区域布局智能无人机是越城区水利系统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越城区水利局通过建设水文“5+1”、农村基层防御预警预报体系二期建设、高位监控探头建设、全域无人机巡检系统、水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智慧系统,创新数字化监督手段,充分利用水利数字化管理平台,将越城区现有的14座水库、54座山塘、2个排涝闸、7段堤防、2段海塘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确保水文监测信息实时共用共享。此外,投资445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智慧巡河GIS动态监管平台,安装61个高位监控探头,覆盖全区重要河道区域,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
作者:记者 阮越才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