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翔(左三)在药企突击检查。
“走,老朱,带我们去检查!”4月2日一大早,朱锦标就被穿着制服的马武翔等人堵在厂门口。朱锦标是浙江周庆药用塑料瓶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武翔是绍兴市市场监管局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处处长。马武翔此行的目的是对“周庆”开展专项突击药品包装材料检查。
“物料投了多少?平时生产设备是怎么管理的?”刚踏进生产车间,马武翔便连珠炮似的五步一小问、十步一大问。他边问边记,笔记本上很快写了满满一页。查完生产车间,又查仓库、实验室……一查就是一整天。
检查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情况复杂,整改问题多,还要延续到第二天、第三天……在马武翔的4月份例检安排中,“周庆”只是其中一家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商。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16家“待查”企业名单,药包材专项检查、中药饮片数据集核查、GMP跟踪检查,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药品生产直接关系着群众生命健康,作为主管部门责任人,马武翔心里紧绷着一根弦——唯有严格监管“零容忍”,才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最大限度降低药企生产风险。也唯有如此,绍兴药企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足。如何监管?马武翔认准一条:严查!以此倒逼企业走上更加规范发展的道路。
“周庆”虽说规模不大,但其专为药企提供塑料瓶包装材料,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检查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当天,除现场整改外,检查组还下发了一份《责令整改通知书》,待“周庆”上报整改报告后,马武翔还将组织人员回头看。“查得严格细致,其实是为我们守门。”一路查下来,整改意见条条都提在点上,朱锦标打心眼里服。
像这样深入企业检查,是马武翔的工作常态。去年的一次突击检查中,一家药企近70余万盒过期药品被发现长期存放在仓库,责令整改后,最终全部销毁;在专项检查中,一家药厂“套用生产批号生产珍珠粉”被查实因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被收回GMP证书,被责令停产并处罚……从日常例检,到专项检查,再到整改检查,马武翔到任药品生产监管处第一年,把全市近90家药品生产企业都走了个遍,亲自参与的检查超过100次,3家企业被责令停产。
在“零容忍”严查的同时,马武翔也带领部门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监管形势尤为严峻,马武翔马不停蹄奋战在一线,连续创下了多项全省第一:他建议出台了“全省首个”企业复工管理文件,大大加快了绍兴医药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他协调出具了“全省首张”药品出口证明,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在他牵线搭桥下我市企业完成“全省首家”GMP现场检查……在强有力的监管下,全市医药企业健康发展,2020年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15.59%,生产总值增长23.71%。
马武翔说,近两年国家政策调整大,对药企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企业因为理解偏差容易产生更多风险点。“今年的目标是检查106家次。”当好药品生产的守卫者,只有自己脚步更勤快一点,安全防线才能筑得更牢。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