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昨日,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等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峰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改革方向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会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创新实施的“汉语+”汉语国际教育“双栖”人才培养模式引发关注。
据介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早在2004年就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2008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202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在教学模式上,采用语言文学、文化才艺、教育教学、跨文化交际等“四元融合”课程体系,以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四维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每名学生须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跨境线上线下汉语教学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急需人才,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绍兴的高校很好做到了这一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姜丽萍教授点赞说,“汉语+外语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人才,浙江越秀的培养模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记者 周国勇 通讯员 刘家思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