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风雨交加,你的樱桃还好吗?

2021-04-13 08:1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再也不能靠天吃饭了!”昨天上午,上虞区陈溪乡夏家岙村樱桃种植户夏明强一见到记者就直吐槽,4月11日晚上开始下的这场春雨,让他着实捏了一把汗。“今年年底前,无论如何都要搭建大棚、进行设施栽培!”

夏明强种植了100多株覆卮山樱桃,由于全部是露天栽培,每当4月中下旬,他就特别关注气象变化。“樱桃太娇贵,开春怕倒春寒,成熟季又怕风怕雨。”夏明强对记者说,果子泛黄后,一旦遇到暴雨就会裂开,回头太阳一晒,樱桃就霉化,成为烂果。

被誉为“春枝第一果”的覆卮山樱桃,是上虞区“四季仙果”大家庭的主打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下管、陈溪、岭南和章镇等虞南乡镇。“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站在简易大棚里,与夏明强不同的是,果农朱荣强满面笑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碧绿的樱桃树上密密匝匝挂着红灯笼似的樱桃,很是诱人。“预计今年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60元计算,每亩收入约有3万元。”朱荣强掰着手指算。

今年56岁的朱荣强,是下管镇洙凤村果农,种植樱桃已有15个年头了。一开始,和许多果农一样,他承包3亩梯田樱桃全部采用露天栽培。有一年的倒春寒,令朱荣强的樱桃几乎颗粒无收。“那年开春时节,樱桃花开得密密麻麻,很是喜人。然而3月初来了一场倒春赛,樱桃全军覆没。”痛定思痛,朱荣强购买材料,让樱桃全部“住”进了简易大棚。

“设施栽培让我尝到了甜头。”朱荣强坦言,去年开春的倒春寒,不少果农的樱桃出现大面积落果;樱桃泛黄后,连续两场暴雨,樱桃产量再次骤减。当其他果农的樱桃产量大幅下降时,物以稀为贵,朱荣强的大棚樱桃产量丝毫没受影响,还卖出了好价钱。“去年,最高价每公斤卖到100元,十分抢手。”朱荣强说。

设施栽培好处良多,但推广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我们村是下管镇4大樱桃专业村之一,全村1000多亩樱桃,采用设施栽培的只占十分之一左右。”下管镇洙凤村党总支副书记周永灿说。

那么,设施栽培樱桃为何叫好不叫座?“一方面是前期投入太大,不少果农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樱桃一般种在山坡上,推广设施栽培有一定难度,需要对果树进行矮化。”下管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陈德文分析,像朱荣强的简易大棚,每亩的投入在1.2万元左右;如果建连体大棚,投入的资金则更多。

陈德文的分析,得到了位于丰惠镇的上虞鸿发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陶中华的证实。鸿发果业是上虞区“四季仙果”的样本,陶中华搭建连体大棚,亩均投入大约5万元,40亩大棚樱桃,光搭棚就投入了200万元。“如果樱桃亩产稳定在300公斤左右,那么亩均收入可达2万元,也需要两年多才能收回成本。”陶中华说。

作者:记者 范文忠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