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 疫 ”刻的启示⑤生态观: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很渺小

2020-03-26 09:23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本期主持 钟兰花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真相仍有待拨云见月,但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高度相关,已是共识。从17年前的SRAS到今年的新冠肺炎,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当人类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反击。

因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其实,智慧的中国古人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尊重自然的价值。

确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很渺小的。早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就已经存在,甚至野生动物和病毒的生命链条,都远比人类历史要长得多。人类作为自然界万千生物中的一员,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一部分。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社会才能永续发展。

然而,在步入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人类自诩是万物之灵长,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力。甘地说:“大自然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却无法满足我们的贪婪。”对大自然的掠夺,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不敬畏自然、不尊重自然,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在大自然的报复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多年积累的经济发展成果也可能毁于一旦。人类必须恢复对自然的敬畏,遏制非理性欲望,根据自然规律来调节自己与自然交往的行为,才能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确轨道上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根植在头脑中、落实到实践中,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当下,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自然规律、感恩自然馈赠,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拒绝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自然,通过治水治气治土、垃圾分类、美丽家园建设等种种举措,推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真正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和谐共生才是人与自然最正确的关系。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如此,人类才能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生生不息。

对大自然要有敬畏心  

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院长胡保卫: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又脆弱,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戒惧、有所约束。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春节过得异常安静,反过来看,这也为我们“闭门思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些年来,绍兴都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禁食野生动物的宣传也一直没有间断。通过宣传,市民掌握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的道理,也清楚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落实到行动中却没那么容易和自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认为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养尤为必要和迫切。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其中固然有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但都与公众日积月累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生态文明素养不够。

这次疫情就像一堂关于“人与自然”的公开课。生活模式的骤变会引发学生们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不能出门?”“为什么会有这么讨厌的病毒?”“怎样才能打败病毒?”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应把握契机,引导孩子们了解这场重大社会事件的本源,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又脆弱,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戒惧、有所约束。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更应该是所有人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学会的一课。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我们每个人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从社会角度来看,需要通过诸如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海洋日等多种多样、通俗易理解的宣传实践活动,加速推动形成生态道德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从每一位公民来看,需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努力践行更加科学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们应当痛定思痛,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记者 徐晶锦 整理)

依法保护好野生动物  

市人大代表、柯桥区畜牧兽医所医师胡林晓:善待野生动物,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体现。

把人类纳入到自然生态体系当中去看,人类跟动物、植物一样都是整个体系当中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是生命共同体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人类基数庞大,加上受种群进化、城市发展、社会文明等影响,人类不自觉地将自身当成了大自然的主宰者,想要去支配、掠夺大自然中的其他生命群体。然而,正是因为人类在进化程度上占优势、掌握着丰厚的资源以及话语权,反而应该去善待野生动物,这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体现。

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掀起了有关野生动物的热议,种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空前高涨,但这种热潮之下,我们要注意在2003年非典时期社会各界也有过这种觉醒和反思,可后来的实际结果并不如人意。就像黑格尔说的,“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要让疫情的警示作用持续,必须有实际行动。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决定进一步补充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也建议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将保护范围扩展至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影响区域生态平衡的其他野生动物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是法治层面的极大进步,对强化执法、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食用等起到积极作用,也是一次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正面引导。在此基础上,建议地方加快立法工作,把保护野生动物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公民个体而言,我个人建议,首先不要购买和食用任何野生动物,也不要随意饲养野生动物,不穿皮草、水貂等利用野生动物皮毛制成的服装。如发现出售野生动物的违法现象,发现各类侵害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违法行为,积极向主管部门举报。另外,我也不建议开展野生动物放生活动,这样的行为等于变相鼓励捕捉野生动物。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在做好宣传的同时,可适当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活动。(记者 裘 玮 整理)

补上垃圾分类的短板  

市政协委员、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屠世超: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投放主体的自动识别和追踪,倒逼市民提高生活垃圾投放质量。

疫情期间,口罩成了全民抗疫的最重要物资,但如何归置使用过的口罩,却成了对公众的一大考验。虽然市卫健委、市综合执法局先后发布过“告市民书”和正式的通知文件,对不同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有明确的投放规定,但在执行落实方面效果一般。可以说,我市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关于生活垃圾投放管理的短板是比较明显的。

最主要问题在于市民的生活垃圾投放意识有待提高。从源头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质量,是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能力的关键。但现实问题是,“先混后分”的现象仍旧普遍,比如许多市民会把口罩跟家里的厨余垃圾扔到一起,这在当下特定时期是非常不安全的,而且也会导致生活垃圾在后续收集、分拣、处置等环节中耗费了本可避免的诸多成本。

第二个问题在于责任主体的职责尚未真正落实到位。按照《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管理责任人,而目前我市物业服务企业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切实发挥,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工作主要由社区在实际承担。靠社区来抓一来是力不从心,二来也缺乏专业性。此外还有诸如分类粗放、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阶段逐一攻克并完善。

垃圾分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我建议,首先,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体、基层单位、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要形成合力,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升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和实际行动能力;其次,要落实责任主体责任,业委会或业主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约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的内容,对未切实履行责任的物业服务企业,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处罚力度;此外,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投放主体的自动识别和追踪,通过监督的形式,倒逼市民提高生活垃圾投放质量。(记者 裘 玮 整理)

美丽家园建设不能停步

越城区陶堰街道泾口村党总支书记俞建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疫情突然发生,任何一个环境污染的死角,都可能成为病菌的滋生地。为最大限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泾口村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要抓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迅速打响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突击战。

我们重点抓住“清、整、管”三个关键词,营造出“人人动手搞卫生、全民动员防疫情”的浓厚氛围。“清”就是以清理垃圾、杂物为重点,组织发动村民彻底清理村庄周围、道路两侧、庭院内外的垃圾杂物,消除污水坑,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整”就是加大垃圾清运频次和力度,做到日产日清,重点做好废弃口罩集中清运工作,防止二次污染;“管”就是加强对公厕卫生和垃圾分类工作的管护,公厕重点区域实行一日二次消毒,垃圾分拣员、督导员全员上岗,减少传播隐患。

疫情防控与美丽家园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美丽整洁的新农村,能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环境;而借助疫情防控,能够倒逼村民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独在农村,在城市也是如此。因此,在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中,不能“差不多就行”,一定要覆盖到面、精确到点,不能让任何一个死角成为病毒的温床。同时,要引导督促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组织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楼道”“美丽村庄”“美丽小区”等创建活动,由小家到大家,筑牢防控疫情的一道道卫生防线,用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共同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

即便疫情过去,美丽家园建设也不能停步。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当下,我们泾口村正在进一步推进美丽建设,更高标准改善村庄的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水韵泾口”品牌,把泾口之美展现给更多人。如此,美丽泾口才会更有活力、更有实效。(记者 徐晶锦 整理)

环境治理也要“治未病”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杜立新:要从更高的维度、更广义的角度、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生态环境涵盖的各方面问题。

疫情发生后,武汉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缺位”被大众揭露出来,这固然涉及到管理的许多方面,但就生态环境领域而言,我们也需要有深刻的自我反思:

在认识上,我们是否真的把生态环境工程当做生命工程在推进?疫情的暴发从根本上讲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程度的一次爆发,我们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领域的管理者、执法者,必须从思想上提高站位、摆正态度。在做法上,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我们能不能守住生态环境安全这条底线,在现有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覆盖下,是否可以真正做到既“治已病”又“治未病”?空气、水、土壤各个治理环节有无疏漏?这既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环节,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关键要求。

从目前来看,我市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质量并未受疫情影响,这得益于我们在环境治理方面构建起来的应急管理体系。这是“治已病”的关键。同时,这场疫情对加强城市环境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以“治未病”的要求,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3月初,中央发布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的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正面的指导意义。结合《意见》的贯彻落实,我们要跳出“污染”谈环境治理,不能把视线只放在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平面上,仅仅是去治理在现代化进程中肉眼可见的那些“污染”,而是要从更高的维度、更广义的角度、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生态环境涵盖的各方面问题,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和长效化的工作格局,不断把工作实践转化为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力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 裘 玮 整理)

微言微语

人类历史上每每有疫情发生,大多缘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人不要过分陶醉于征服大自然的喜悦之中,每一次对大自然的征服,大自然都会报复人类。康德说:我们对大自然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呼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那些“别再伤害大自然”的声音同样值得被记录下来,因为,灾难的源头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不知敬畏!

——@散漫抱抱妈

天地万物本在大自然中和平相处,人们如果没有信仰约束自己,起码也应该对自然与生命有一颗敬畏之心。

——@夏河

这是地球对人类无休止发展的一种反应,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英国报姐

人们将病毒视为恶魔,而它原本就存在于自然,是自然用于平衡生态的一种微生物。

——@四月未白fr

从营养价值上来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差别微乎其微,既不能让人延年益寿,也不能让人青春永驻,但由于人们的贪婪欲望猎奇无知,竟对野生动物伸出了黑手。后果就是,大自然的报复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环球宠物之旅

千万年来,人类从来没有成为大自然真正的主宰者,将来也不会;相反,大自然却一直都是人类行为的审判官。

——@后生笔记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大自然有自己的生态法则,人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遵守其自然规律,否则必遭反噬。

——@巫山是云

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时代,人类或许忘了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存在着,它们一生都在默默生长、承受、奉献。人类只有在偶尔停下来歇息的时候才会发现它们的美好,以及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对生命与美的赞美与渴望。别再伤害大自然里那些美好的生灵。

——@小旅馆的黄昏

希望脱险之后,我们都能真正清醒地,把它当作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进口小猴

整个地球遭到破坏后,没有哪个群体会成为赢家。

——@樱婉雁曦

美国著名的自然书写作家爱德华·艾比曾说,“自然不是奢侈品,而是人类精神的必需品。它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就好像水和面包一样”。人类在很久以前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当我们开始筑起一幢幢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时,我们与自然的联结关系渐渐地消失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时代的到来,我们每天要处理的各类资讯和信息非常多,大脑总是不知疲惫一样地运转不停。不难想象的结果是,我们的身体、大脑、灵魂疲惫了,生病了。假如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放慢生活的脚步,在大自然中走一走,也许你能找到与自然联结的意义——自然能够帮助我们恢复元气,缓解身心的压力。

——摘自酷炫脑科学专栏文章

(记者 裘 玮 整理)




作者: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