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诸暨石雕匠人戚行长 青石板上雕绘《开国大典》

2019-09-16 10:58

来源:绍兴晚报

创作于1952年的油画《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深入人心。近日,诸暨市大唐镇冯村村的石雕匠人戚行长,花费了整整5年时间,创作了一幅长160厘米、宽88厘米的石雕版《开国大典》作品。该作品通过浮雕手法把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庆典的盛况立体展现了出来。这既是一份基层劳动者在国庆之际为祖国献上的特殊“生日礼物”,也是一位匠人从业40多年来种种技艺和巧思的呈现。

200公斤的青石板

被刻刀“唤醒”

戚行长从小酷爱美术,高中毕业就拜师学习木雕工艺,后专注研究石雕、砖雕。他作为诸暨市首批“民间艺术家”,曾入选首届“浙江制造”大工匠,作品多次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及浙江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在他家里,到处可见这位勤劳工匠的作品。院子里的石窗花他采用了木匠的榫卯结构来拼接,中间还刻有“八仙过海”的图案作为装饰。远远望去,他家的房屋就与众不同,每扇窗户上方都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花纹窗饰,细看还是中国传统的如意和莲花造型。

戚行长的家同时也是他的个人工作室,循着一阵阵的凿石和切割声就能快速找到他。为了方便创作,戚行长索性在农宅一侧搭了一间摆放石雕工具和作品的小屋。由于石雕的材料较重,搬动不便,戚行长的工作环境相当于是半露天状态,常年在风吹日晒中进行艺术创作,换来了黝黑的肤色,练就了一身耐热抗寒的本事。

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正在工作室门廊外给《开国大典》这幅石雕作品作最后的细节处理。

  石雕作品《开国大典》

一块重约200公斤的青石板已被这位巧手工匠赋予了新的生命,开国大典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他的刻刀下栩栩如生。

毛主席讲话时庄严的神态,周恩来总理脸上深深的酒窝都被刻画得十分生动,四根直立式话筒的影子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被拉得长长的,比油画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十五六年前,戚行长在报纸上看到《开国大典》的油画照片时,就把它剪下来仔细保存,暗暗想着有一天,要用诸暨传统石雕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现在,基本实现了。

石雕版《开国大典》

未完工已获金奖

2014年5月初,有了周全的准备后,戚行长开始着手描绘石雕版《开国大典》的图稿。诸暨浣西名山鸡冠山盛产青石,自古传承着青石采凿雕镂工艺,戚行长特地选用了诸暨出产的青石创作。

“这也是对民间传统石雕工艺的一种传承。”他说,诸暨青石硬度适中、可塑性较强,美中不足的是,跟汉白玉之类的石材相比,纹路稍显粗糙,在细节处需要更精湛的雕刻手法和工艺处理。

整个雕刻作品分远景、近景两部分,由于是高浮雕的创作形式,画面立体感和纵深感非常强。戚行长在创作之前,需要在自己脑中把这张二维的油画图片转化成三维的结构图,这十分考验匠人的功底。

但是在戚行长眼里,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整个石雕作品的难点在于,要精准把握领袖人物的神态。“在方寸之间,往领袖们的脸面上雕琢出表情神态的微妙变化,真可谓不能有分毫的偏差,不然就前功尽弃了。”戚行长感叹说,细节处最能区分石雕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

天安门广场中的人群,他在高倍数的放大镜下,一个个仔细雕琢出头颈部。记者看到,石雕中的彩旗还可让观者感受到风的飘逸,地毯上的花纹和灯笼网眼孔的雕刻也显示出作品的精深细微。

细节的刻画最耗工时。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当这幅石雕《开国大典》还只有毛泽东、周恩来和刘少奇等几位人物的肖像基本成型时,这件作品就被推选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并获得了金奖。

“好的作品一定是精雕细琢出来的。”这是戚行长从拜师那天起就刻在心里的信条。在金奖作品的基础上,戚行长又沉下心来花费了数年时间逐步完善细节。

如今这幅独一无二的石雕版《开国大典》作品,相关部门正在向文化部、国家博物馆申报收藏事宜,争取为后人留下一份属于绍兴匠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珏 文/摄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