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一直是司法领域难啃的“硬骨头”。近日,我市两级法院探索在执行工作中引入保险理赔机制,尽最大可能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最高赏金达20万元。
去年2月,我市第一张执行悬赏保单在新昌县人民法院签单,向举报人阿明(化名)支付悬赏金1万元。首张执行悬赏保单的签单公司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绍兴市分公司,投保人为新昌县农商行。
“一般按执行金额的2%~5%确定悬赏金额,保费按悬赏金额的10%收取。”人保财险绍兴市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孟关江告诉记者,执行悬赏是一项财产调查措施。申请执行人遇到通过现有查控手段无法查找到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的案件,可书面申请,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有关线索,申请人承诺对提供有关线索并取得实际执行效果的举报人给予一定数额悬赏金。目前最高悬赏金额不超过20万元。
好不容易把官司打赢了,钱却追不回来,用市场化和创新的方式解决难题,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律师郑海东等人认为,从目前看,绍兴还基本没有出现专业的“赏金猎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要成为揭榜领赏金的专业人员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但也不排除今后有专业的人涉足。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金国炳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