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边种花,田埂留草,稻田里竖立着一个个白色害虫诱捕器,周边的生态沟渠中安装有氮磷拦截装置……在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今年58岁的承包户孙仁土看着绿浪起伏的“美丽稻田示范区”,心中充满了喜悦。
孙仁土1999年来祝温村承包了300多亩稻田,也给周边农户带来了直播栽种技术。这些年,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施药,老孙样样走在前头。去年,省农科院与上虞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院地合作,老孙的承包田成为其中一个合作项目的示范基地。
稻田周边的硫化菊、波斯菊等,有的已经开花,有的含苞待放。田埂上还种着一丛丛的香根草,沟渠里生长着菖蒲、风车草等,这又是做什么用的?据省农科院有关专家介绍,硫化菊等是益虫的“补品”,为益虫提供花粉和花蜜,让它们寿命更长、寄生能力更强、繁殖得更好;香根草可引诱二化螟等害虫到草上产卵,幼虫在香根草上会因营养不良而死亡,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生态渠中的生态基质还能吸附固体悬浮物,通过填料附着的生物膜吸附消纳氮磷,减少养分损失和水体污染。
稻田里,“藏”着20多个新品种水稻,好几个品种系全省首次引种。老孙说,这是省农科院和绍兴舜达种业公司的“实验区”,每个品种占一亩,等到收获时,每个品种取走一平方米的样品,筛选出哪个品种最适合农户种植。“很多新品种吃起来又香又软。”老孙的妻子说,比如去年的“禾珍”,稻花开时香气扑鼻,煮饭时十几米外都能闻到香味。
老孙还以水田为“纸”、秧苗为“笔”创作了20多亩稻田“艺术画”,用紫色稻、黄色稻等五彩水稻,画出“耕牛犁田”、书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图景,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美丽图景可以延续至10月中下旬。
省农科院土肥专家王强告诉记者,“美丽稻田示范区”院地合作是个系统工程,专家团队涵盖规划、栽培、土肥、植保、信息技术等各领域,强调水稻种植的绿色生态高效,生态防控和配方施肥技术可使化肥减量12%~15%,种植一季水稻可少施2~3次化学农药。
“创意+农业”式栽种,也让这块稻田成了一个新景点。目前,村里为稻田配套的观景台建设即将完工。当地群众说,去年以来,前来观赏稻田的游客一批又一批。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杜静静 李志清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