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扬帆破浪,御风前行。绍兴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上半程。拥抱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战略重大机遇,推进绍兴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重返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全国“30强”,今年以来,绍兴以砥砺奋进的定力和信心,以“变”应变,奋力前行,全市呈现发展格局更宽、发展质量更高、发展环境更优的崭新气象。读懂当下,积蓄自信,昂首再出发。今天起,本报推出年中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7月10日,绍兴、宁波两地城际列车贯通运营,标志着我市融杭联甬迈出新步伐。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章 斌 黄 霄 摄
2019年上半年收官,绍兴主要经济数据逆势上扬。面对复杂严峻形势,绍兴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实属不易。
连日来,记者进园区、访企业、听心声,深刻感受到内外环境变化之下,绍兴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坚实底气。以前所未有的专注聚焦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打开区域协同发展局面,彰显出绍兴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理念和超常规路径。
新格局下,紧盯“重返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全国‘30强’”“更高水平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标,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阔。
因势而变
2019年,充满不确定性。国内外形势复杂、贸易保护主义逆风来袭。作为经济细胞的一线企业,开年感受到阵阵寒意。绍兴3400多家涉美出口企业,90%订单下滑。而这仅仅是开始。绍兴如何应对?底气来自何方?
1月,市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传出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绍兴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和转型升级的窗口期。绍兴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传统优势不断强化,新的优势逐步形成,积累了良好基础,面临着重大机遇。抢抓新机遇,用好新机遇,发挥好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叠加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产业高地、创新高地、文化高地、宜居高地、人才高地。
摆在绍兴面前的,是一个如何抢抓重大机遇的紧迫形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长三角金南翼城市群重要一员、杭绍甬一体化重要节点城市,绍兴唯有加快适应时代变化,正确处理自身发展和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转变发展观念,扩大开放,主动协同,才能真正融入长三角,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绍兴新力量。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之地新昌,山清水秀。盛夏,新昌高新园区正式“迎娶”连尚(新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余元、占地100亩的连尚互联网研发基地项目落地。连尚项目负责人王欣不无幽默地介绍,把研发基地从上海搬到新昌,一个原因是这里有半部全唐诗,“这是一片盛产想象力的沃土,互联网研发最需要灵感。”
虽然近段时间来,部分企业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工业增速出现回落。但新昌主动融入国家和省级开放大战略,培育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稳扎稳打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这,是绍兴顺势而变的一个最新例证。
这样的举动,一个接着一个,向着机遇挺进,夯实应对底气。
“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绍兴发展格局之变,因势而动风生水起!
变在何处
以开放应对复杂形势,构建发展新格局,绍兴信念坚定、行动有力。
三年前,泰荣集团董事长刘训林以诸暨为总部,布局了一条珍珠技术产业联盟带,上海设研发总部,杭州办产品推广中心,安徽建制造基地。三年来,泰荣集团珍珠纤维家居用品市场迅速拓展,年销售从不到千万元跃升到月进账千万元。“布局的城市全部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刘训林介绍,区域高效协作,项目推进势如破竹。
春江水暖鸭先知。要素资源在跨区域流动中积聚,跨行政区协同发展催生的能量,为绍兴企业发展赋能。今年以来,绍兴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包容的姿态,全身心投入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贡献“绍兴力量”。
格局大了,目标更高远,坐标更明晰,行动更果敢。
全力争取一体化核心区地位。今年,“杭绍甬一体化”“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等内容列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绍兴正式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G60科创走廊和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也将绍兴纳入。
加快顶层设计搭建融平台。今年,绍兴确立融杭联甬接沪的城市发展战略,编制实施《绍兴深度接轨上海行动计划》,启动编制《绍兴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行动计划》。推进实施《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规划》《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实施《滨海新城空间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构筑沪杭甬产业承接大平台。
创造全市域协同发展机会。一场以城市精品推介为核心内容的“绍兴周”,更是把古城敞开胸怀的姿态呈现到极致。从4月份起,绍兴先后赴上海、杭州、香港、台湾、宁波,密集推介“绍兴周”,签约项目150余个,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协议投资超过500亿元。目前,一半以上项目落地建设。
变中聚能
新格局、大平台,天地更宽,发展动能更强劲,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高了。
65岁英国客商迈克最近冒着酷暑从英国赶到绍兴思安阻燃科技有限公司。“思安”产品在英国当地供不应求,迈克希望公司董事长陈海兴扩张新生产线。
目光瞄准全球产业链尖端,在杭州设立“科创飞地”,技术领先、质量可靠,让“思安”具有核心竞争力。上半年,公司订单、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大格局谋划创新路径,培育经济新动能成效显著。今年,全市在沪杭两地设“科创飞地”企业同比增长2倍。企业创新投入、创新意愿、创新成效增强。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36.1%,居全省第二位。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9.8%,新产品产值率37.7%,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位于上虞e游小镇的浙江宇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把杭州总部的200多名90后员工全部“请”到上虞,同步启动上虞宇石总部大楼建设。3年前,公司人事部20多个人到上虞打前站,当时还担心同事们不愿意来。公司副总经理石一民透露,小伙伴们来了才发现,这里更适合创业和生活。今年宇石网络税收有望增长近1倍。
大平台集聚优质要素,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以甬绍城际列车、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工程为突破口,绍兴加速构建同城化交通网络,拉近心理距离,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加盟绍兴,为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集群注入活力。上半年,全市中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8%、17.9%,增速居全省第二、第三位。数字经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保持较高增速。全市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5.9%。
当下的绍兴,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以厚植开放优势提升吸引力,做好自己的事,上半年的绍兴,给出了一个漂亮的佐证。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何超群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