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
日前,新昌县亮相CCTV-10《中国影像方志》栏目,以地名记、文化记、戏曲记、美食记、古村记、当代记等篇章,全面展示了一片既蕴藏历史又积蓄力量的灵土之路。
“唐诗之路”提出者竺岳兵
新昌,历史上属会稽郡剡县的东部,也称为剡东。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永嘉太守谢灵运游历至此,见天姥山荆棘遍地,寸步难行,便带领乡人们披荆斩棘、移石凿岩。一条北起会墅岭,南至关岭的道路由此打通,史称“谢公古道”。
古道解决了古剡县长期以来的交通闭塞,使其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骤然加强。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吴越王钱镠将剡东的13个乡置为新昌县,县名取 “兴隆昌盛”之意。
而今的新昌,如同一颗“山水明珠",镶嵌在浙东南腹地,熠熠生辉。
从天姥山下,诗书不绝,到调腔声声,清丽高亢载悲欢,再到年糕染彩,舌尖飘香,到青砖古瓦南山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影片聚焦“唐诗之路”,新昌调腔,新昌炒年糕,千年古村南山村,新昌科技创新等,展示了山城发展的新格局,打开了一卷小县城走向未来的新画卷。
编辑 诸佳英
作者:诸佳英 编辑:诸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