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启发后,“老桥”说干就干,立即就开始研究在头发上雕刻人像。一开始,“老桥”总是找那些“谈得来”的老顾客或者理发店里的员工练手。每次雕刻之前,他会在网上找一些简单的,或者是别人雕刻过的图案,在纸上反复画,勾勒线条,做到雕刻的时候心中有数。但发型雕刻毕竟与画画有所不同,一开始难免有种“画虎类犬”的尴尬。好在随着头发的生长,这种尴尬会逐渐被遮盖。而随着手艺渐长,“老桥”雕刻的人像渐渐不再似是而非……
如今,经他的手雕刻的人物有上千个之多,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凭着努力,他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发型雕刻师,也是比较早从事发型雕刻的理发师。不少江苏、杭州的外地人慕名跑到新昌来找他在头发上雕人物。一般情况下,除了收取正常的理发费用外,发型雕刻不会另收费。此外,他还被国内一家大型美发机构签为导师,四处讲学,更受到包括美国、台湾等多地的理发师认可。而技术的娴熟、他人的青睐,也让家人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电推子上的“杜甫”
“一会在顾客头上雕刻点什么呢?”当天中午,正在吃午饭的“老桥”有点茶饭不思——老顾客石先生预约下午来做发型雕刻,要求够酷就行,这让“老桥”有点犯难。“不是担心自己的手艺,也不是没有酷炫的题材,而是想挑战一下不一样的风格,最好这题材还能和新昌有关。”“老桥”说,既然有记者来采访他,当然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午饭吃到一半,“老桥”在记者的建议下,选择了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诗圣”杜甫。他当即放下碗筷,在网上搜索杜甫的图片,这是他之前从没有尝试过的风格。
匆忙吃完饭,“老桥”一头扎进了他的理发店里,用笔在纸上描绘杜甫的图像。大概十分钟左右,纸上的“杜甫”已和上网的“杜甫”十分相似,“老桥”反复对比了几次,觉得少了什么,紧接着又画了一张。“老桥”告诉记者,在纸上先画一下,能更好地把握构图,雕刻发型的时候也能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