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光胶囊:让每批胶囊都可反向质量追溯

2019-04-21 08:56

来源:绍兴晚报

“扫描条形码会自动显示操作员、时间、工序,还有颜色、重量、温度、配比等物料信息,这就是胶囊的‘质量身份证’。”昨天,在新昌高新园区浙江华光胶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胶囊”)车间里,总经理朱帅辉指着一批为哈药集团赶制的空心胶囊告诉记者,即使远在哈尔滨,客户一扫条形码,也能实现质量反向追溯。

如今,除了哈药集团,华光胶囊还为花旗药业、石药集团、山东鲁抗、中美华东等企业提供空心胶囊。“29年来,华光胶囊严格把控质量,赢得信誉的同时也拥有了稳定的客户和订单。”朱帅辉说,给每批胶囊打上“质量身份证”是华光胶囊重视质量管理的一个缩影。

上个世纪80年代,新昌县儒岙镇的胶囊行业迎来大发展,各种胶囊生产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华光胶囊的前身就是一家粗放式的小作坊,生产出的每一粒胶囊都会被客户马上买走。众所周知,药用空心胶囊是胶囊剂药品一种重要的药用辅料,它们和填充内容物一起进入体内,被人体直接吸收,因此,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1年开始,儒岙镇的胶囊行业进行了“脱胎换骨”式改造,全镇291家胶囊企业“优化”成了39家。“洗牌”之后,华光胶囊更加重视质量管理,从2007年开始,前后投入1亿元购置了24条胶囊全自动生产线。

2010年,在胶囊行业奋斗多年的朱帅辉来到华光胶囊任职。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建立简单数据库,监控胶囊制造、包装环节,这也是“质量身份证”的雏形。

2012年,一些地方发生“胶囊铬超标”事件,国家食药监局连续发文强调药用明胶、药用空心胶囊和胶囊剂药品的质量安全,进一步强化对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一批不合格的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甚至有药企放出“不要浙江的胶囊”这样的狠话。这让朱帅辉意识到,建立系统、正规、可追溯的生产流程十分重要。

于是,“质量身份证”应运而生。朱帅辉介绍,“质量身份证”就是一张条形码,包含操作员、时间、工序及物料的信息状态(颜色、重量、温度、配比等)。在胶囊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中,每一道工序结束,信息就会更新至最新状态,产生一个新的质量条形码。“整个生产主要包括原料、溶液、制造、包装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张新的条形码,到包装环节结束,所有的信息都会汇聚在第四张条形码中,所有跟产品相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条形码反向质量追溯。”此外,胶囊生产的每一包物料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所有信息通过条形码扫描自动显示,包含谁在什么时间进行哪些工序等,一环扣一环。

除了重视胶囊本身的质量安全,华光胶囊其实还看得更远。“每一粒胶囊剂药品的重量是一样的,这样一来胶囊本身的粒重会影响填充药物的分量,多了少了都会影响药效,严把质量关当然也需要把控每粒胶囊的粒重。”朱帅辉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完善升级了胶囊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化监控、数据抽取和产品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先后投入使用,通过监控投料是否异常控制胶囊粒重。

■记者手记

如果时光回溯数十年,真的很难想到,数字化的科技浪潮,会“卷”到绍兴一个小山村。从给胶囊打上“质量身份证”到利用在线控制系统控制粒重,华光胶囊创新的出发点都和“数字化”密不可分,这也是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的重要砝码。最终,华光胶囊成为涅槃重生的儒岙胶囊企业中名副其实的创业创新样本。

浙江华光胶囊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是一家从事药用空心胶囊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同时还为下游制药企业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包括功能定制、胶囊设计、填充技术支持、药品测试、临床支持等。该公司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特色,是“数字、无人工厂”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作者:记者 潘晓林 俞颖颖 编辑:杜史敏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