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跃升,来源于改革的深化;活力的释放,得益于服务的升华。
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核心要务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把服务聚焦发展上,加快转变政府治理逻辑,主动寻找政府职能短板,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不断提高服务的供给质量。从“党委、政府有什么”变为“企业、群众要什么”,“绍兴诚意”“绍兴效率”“绍兴服务”……赋予绍兴最优营商环境新内涵。
千难万难,干就不难。绍兴大地上,一幅幅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画面次第呈现。
同向发力
政商关系是在党政部门与企业互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深化“三服务”活动,建设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塑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政商同向发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经过3年筹备,迎丰科技计划于近期向中国证监会正式上报主板上市申请材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定型机26台,尚缺12台定型机指标。但由于政府严控审批,指标无法落实,上市工作受阻。公司董事长傅双利一筹莫展。
“严控审批是为了行业更好发展,企业上市也是促进行业发展。有问题,一起想办法。”柯桥区经信局“店小二”主动上门释疑、鼓劲。在柯桥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区经信局牵头召集区发改局、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局、金融办、经济开发区、马鞍镇等部门、镇街,为迎丰科技举行上市指标协调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后达成共识:合力保障各项指标,为上市保驾护航,企业只需出具承诺书。
“用绍兴话讲,什么叫‘贴心贴肺’的服务,这就是。”经历这件事,傅双利感受到政府的良苦用心。他表示,企业将聚焦实业,用高质量的产品赢得社会信任。
新形势下,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关键是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无事不扰,有事即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随着“三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店小二”们的倾情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练好内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化危为机。
一笔订单预付款产生1000多万元的增值税,但交货却要等20多个月,给公司流动资金造成不小压力。诸暨市税务局大唐税务分局深入企业调研后决定,在企业缴纳600多万元税款的前提下,剩下的400多万元税款依法延期3个月再缴纳。“这一举措,相当于企业多了400多万元无息贷款。”巨马集团董事长马定远说,这笔钱将用在新产品研发的刀刃上。
企业需求与政府服务同频共振,用高质量服务“放水养鱼”“激活一池春水”。在持续优化的发展环境中,充沛的干劲在企业家中间升腾。一季度,全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数同比增长10%以上。今年以来,我市工业、消费、财政、投资等领域指标增速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矩阵服务
坚持以用户体验、用户获得感为标准,“三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既要有“保姆式”服务,更要形成服务“大合唱”、服务“接力跑”的态势。
越海百奥药业(绍兴)有限公司是我市今年引进的首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于滨海新城,原计划今年底开工。但公司高层明确冲刺目标——提前到今年6月开工。公司办公室主任罗洪波负责项目前期工作,感到压力巨大。
到绍兴1个多月,罗洪波结交了一群“店小二”——在他的工作日记上,几乎每页都有绍兴相关局办“店小二”的名字。像一场接力跑,各局办“店小二”们一棒接一棒,接续服务,让他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服务合力,信心倍增。
“连春节都没有停下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每一天,所有重大项目都排出了开工事项表、“店小二”服务对接表。越海百奥只是其中之一。
大项目、好项目是城市发展的最强引擎。去年以来,我市引进10多个50亿元以上大项目。聚焦审批、建设、竣工验收、融资、招工、监管和政策扶持等关键环节,我市形成服务矩阵,全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到今年3月底,我市75个重大项目开工率达60%左右。
打破只管门前事的旧框框,在全市域实施联动作战、协同作战,我市推出集成服务、组团服务,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去年9月,位于越城区的市兴雅莓专业合作社社长高山联合柯桥一名投资人引进日本公司研发的草莓理疗种植技术,在平水镇试种获得成功,亩均收入翻一番。今年打算规模化推广,日本公司愿意出资近1000万元,但柯桥、越城没有相应土地。
作者:首席记者 何超群 编辑:金忞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