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天下着雨,在滨海新城沥海镇潭许村的团结河边,有位村民还在冒雨打捞河道漂浮物。这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保洁员”,名叫李柏江,他一家子获得绍兴市2018年度“最美护水家庭”称号。
曾是万猪场的主人
1998年,长期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的李柏江返乡投身农业,投资600多万元在海涂建起一个占地50亩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年出栏超过万头,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规模生猪场之一。
2014年,我市全面启动“五水共治”,沿河家禽、牲畜养殖场是治理重点之一。“虽然我们的养殖废水是经过处理排放的,但实际上说,对环境肯定还是有影响的。”李柏江在接到相关整治通知后,很快下定了“自我革命”的决心。当年5月,这家远近闻名的万猪场关停,又一个多月之后,猪场全部拆除。
由于开办较早,加上规模大,猪场的效益一直不错,“平均每年净利润在100万元以上,最高的一年超过400万元。”而拆除,意味着丰厚的盈利就此结束。但李柏江对此颇为淡然,“治水是件大好事,我们理应响应政府号召。”
主动参与管河护水
舍小家,顾大家。其实也与这位返乡创业者对家乡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关注和忧虑有关。
“我刚回来那时情况还好,河里还可以游泳,后来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工业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越来越脏,河水发黑发臭。”
2015年,沥海镇政府发起成立社会志愿监督队,邀请热心人士参与针对全镇河道等的巡查、监督,李柏江主动报名参加,从此他有了一个新身份——护水志愿者。
这之后,李柏江只要有空就会去河边走走,河面有漂浮物就会想办法打捞,及时劝导沿河洗涤、倾倒污水和垃圾的居民。作为绍兴市政协委员,他还多次提交跟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有关的提案,积极建言献策。
李柏江的儿子旅居加拿大,女儿生活在武汉,让他欣慰的是,不光是老伴,儿子、女儿也很理解支持自己的“第二事业”,“每次通电话时,治水护水都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话题。”
2017年,儿子回国探亲,还特地给父亲找来了一个手柄可以伸缩的捞斗、一把多用途钳子,这些装备如今成为李柏江出门巡河的“标配”。
引领村民提升观念
在李柏江的带领下,现在村里也建起了一支志愿监督队伍,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已经很少。
潭许村是滨海新城河道最多的行政村,全村共有许家河、团结河、潭头河等大小河道近10条,总长超过万米。这几年,村里积极筹措资金,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对河道实施了综合整治。如今走进潭许村,河道水清流畅,村道整洁干净,沿岸不是成片的油菜花,就是各种灌木绿植,跟整齐的民居一起合成一幅幅江南春色图。潭许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坤说,光去年一年,他们村就收获了全市第一批“五星3A”达标村、市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这里面有李柏江的贡献。”
作者:记者 周国勇 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