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星巴克在门店发售了粉色猫爪双层玻璃杯(以下简称“猫爪杯”)。因杯子造型独特、数量有限,各地不少年轻人排队抢购,甚至还有人为此大打出手。绍兴星巴克门店也出现了“一杯难求”的现象,像市民沈先生的妻子是位日漫爱好者,喜欢收藏星巴克的樱花季新品,为帮妻子抢到“猫爪杯”,他早上5点就起床去门店排队了。这一现象,不仅让很多消费者颇感意外,也引发了绍兴一些文创及文化界人士的关注。
消费群体以90后为主
26日晚,记者走访了世茂广场、八佰伴、银泰城、昆仑国际写字楼等地的星巴克门店,得知每家门店分配到的“猫爪杯”均不到5个,开门后很快就售罄。此后,仍不断有消费者赶来门店,询问是否还有货。
“‘猫爪杯’这么火,我们确实没想到。据了解,有好几个门店出现了消费者挤在一起抢杯子的现象。”一家星巴克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没买到“猫爪杯”的消费者退而求其次,购买了其他樱花系列的文创产品。记者了解到,“好看”、“有收藏价值”是消费者购买“猫爪杯”的主因,购买群体以90后为主。
“黄牛”借机抬高价格
“猫爪杯”成为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网红,一些人还做起了黄牛,打开二手交易平台“闲鱼”,记者看到,越城区范围内出售的“猫爪杯”的价格也从原价199元抬高至500元左右。
对于“猫爪杯”的爆红,“绘璟文化”创始人吴徽并不觉得意外。他认为,星巴克本身是一个自带流量的IP,长达百年的品牌文化积淀,成为其超高人气的基础。此外,星巴克善于制造樱花季、圣诞节、萌宠等标签,能激发消费者情感,像这一高颜值的“猫爪杯”,融合了猫爪、樱花的元素,就是个鲜活案例。
绍兴文创产业要学会制造标签
“绍兴的文创产品也要学着制造标签和消费者对话。”吴徽自主研发的黄酒奶茶收获了大量粉丝热捧,在他看来,就是利用了黄酒标签和年轻人对话。“绍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像鲁迅、王阳明、黄酒等闻名全国的标签,绍兴文创产业可以试着走走星巴克的路径。”
“现在政府对文创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产业发展缓慢,缺少新颖的创意。”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的邹元元老师分析道,星巴克每年会招聘不少创意人才,鼓励天马行空的创新,它的文化标签随着时代在变化,绍兴文化标签也应该与时俱进,但目前绍兴不少的文化创意公司对人才创新有太多局限,不利于创意的产生。
“吾是匠”文创设计品牌的负责人韩晓挺认为,做好网络营销,也是绍兴文创可以学习的地方。星巴克“猫爪杯”在还没正式上市时,已经在各大网络平台做了大量宣传,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邹元元还总结了“星巴克模式”的三大特征:品牌化、年轻化、营销化,其中后两大特征正是绍兴文创产品相对薄弱的领域。“学习借鉴‘星巴克模式’,将为绍兴文创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邹元元说。
作者:见习记者 王宏超 诸丹萍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