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山村年轻人 热心修村志

2019-02-27 09:28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如何让游子记住乡愁,让村民们都记住自己村庄的独特文化和品格,见证村庄的变迁?近日,在新昌县儒岙镇里外岙村村民王国明、石鹏东、俞新东、王良友、王国样等人的坚持和努力下,该村村志《里外岙村志》问世,记录了村史,留住了乡愁。

《里外岙村志》共有13万多字,配插200多张照片,涉及500位人物。村志的编撰,既不是政府布置的任务,也不是村两委会的决定,而是王国明、石鹏东、俞新东、王良友、王国样等热爱乡土、热心本村事务的村民历时200多天,自发共同努力完成的。

近日,记者见到了王良友及《里外岙村志》文化顾问杨眉良等人,了解村志编撰背后的故事。“我们的村子比较偏僻,许多村民都在外面发展,但大家心里都惦念着家乡,想为村子做点事情。”王良友告诉记者,2018年端午节的时候,他在村里组织活动,把在外的村民吸引回村里,通过童年游戏等,勾起大家的乡愁,并成立里外岙青年志愿者队伍。后来,他跟村民们提出写村志的想法,结果大家一拍即合。

“国民叔(记者注:非王国明)对村里的事情门清,比如我爹几岁去绍兴读书,毕业后去了哪里,我自己都不太清楚,他都能一一说出来,而且有文字功底,又相对有时间,我们就邀请他来写村志,结果他一口答应了。”石帅军是里外岙青年志愿者微信群群主,也是编撰村志的参与者。他告诉记者,里外岙青年志愿者队伍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老师、财务人员、摄影师等,在编撰村志的过程中,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如王国明主要负责撰写,其他人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开车送王国明回村或外出一起走访,只要有时间,每个人都愿意为编撰村志出一分力。

村志撰写“小组”的坚持,也得到了村民的热情支持。“每次走访总会得到积极回应、热情礼待。有时为达意确切,会为了同一件事,走访或者电话探讨五六次,村民和同伴们从不嫌烦,听不到一句埋怨的话语。村志写到后来,我越写越有味道,越写越有成就感。”王国明告诉记者。

村里先后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南拳研究会等组织,这些组织是如何发展的,现状如何?王国明经过整理,将这些内容写进了村志。“以前订婚,男方要给女方长辈一份‘纸包’。现在一般以钱代替,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纸包’是什么。我们在村志里也进行了说明。”王国明说。

村志撰写小组还得到了新昌县政协文史组专家杨眉良的支持。杨眉良看到有一群年轻人在做这件事情,被深深打动。当村民邀请他担任村志的文化顾问时,他欣然同意,并积极地参与到《里外岙村志》的校对、印刷等工作中。

“村志详细记录了本村生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从旧时的缺衣少食到现在的小康生活,何止天壤之别!小小村志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在杨眉良家,90岁的老人兴致盎然地翻开《里外岙村志》,他告诉记者,修村志在新昌还极少见,里外岙村的这部村志记录了许多真实有趣的事件,比较全面地反映出里外岙村历史的变迁和本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使人倍感亲切。

作者:记者 潘晓林 文/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