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代大禹”梁焕木后人成立水利基金会造福乡里

2019-02-19 09:2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春节前,诸暨市枫桥镇一些村陆续收到了爱心款。

爱心款来自当地一个叫做梁焕木水利基金会的民间机构。以全国水利电力系统特等劳动模范、被誉为“当代大禹”的梁焕木的姓名命名,因为这个基金会是为了继承这位水利英模的遗志,发扬他的精神——支援“三农”、造福乡梓。

成立基金反哺灌区

“这就是2018年度基金的支出账单。”日前,在位于诸暨市枫桥镇的梁焕木纪念馆,梁焕木水利基金会理事长、梁焕木三子梁贤生首次向媒体介绍了这一基金成立及使用支出情况,而边上就是其父亲一手领导创建的征天事业的起点——征天水库。

梁贤生介绍,梁焕木水利基金成立于2013年,作为本金的3100万元就来自梁焕木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兴修水利、经营企业所积攒的资金,“这几年我们通过资本运作,在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时,将每年的收益部分进行分红。”

分红的范围是征天水库灌区的16个村,分红的项目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山塘水库整治工程、标准化良田建设以及各村老年人生活补助等7项。

从收益分配方案来看,2018年,梁焕木水利基金共计向16个村补助295万余元,是历年来分配最多的一次。其中老年人生活补助支出最大,有120多万元。

“收益分配是根据(基金)每年的收益情况来安排的,收益多分配就多。”梁焕木水利基金会秘书长魏国苗补充道,灌区内的这些村在建设征天水库、创办征天集团的过程中都出人出工出力,为集体作出过贡献。建立这个基金正是为了继承发扬梁焕木同志“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的信念和追求。

有工程量就有补助

1月29日,枫桥镇杜黄新村也收到了梁焕木水利基金打来的补助款,该村文书阮建均正在村委会开具收款发票,“原始田亩补助款73893元,水利工程补助款79450元,光这两项就超过15万元。”

村委会办公室后面的田块,播种了油菜,望去一片翠绿。田块中间,新修的水渠、机耕路清晰可见。“这些农田水利工程都得到了梁焕木水利基金的补助。”阮建均说,只要有水利工程,基金就给补助,村里投入越多补助也越多。

阮建均说,通过土地流转、菜市场出租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有100多万元,但新农村建设投入大,支出面广,这点钱还是不够用,“梁焕木水利基金的资助,减轻了很大一块资金压力。”

目前,杜黄新村已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并配套建设了智能化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实行水稻生产统一育秧、统一防治、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烘干,“全村粮田真正做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旱涝保收’,村民水稻种植效益不断提升。”

谁有困难就帮助谁

在梁焕木水利基金针对灌区16个村的7项补助中,有2项是直接发放到人的。其中老年人生活补助对象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80元。另一项是对灌区水利老干部及在征天事业建设中因公受伤致残人员的生活补助,金额从3000元/人到7000元/人不等。

枫桥镇梅苑村符合条件的老龄人有1290人,这次共获得超过10万元的补助款。“这笔钱也是统一打到我们村委会账户的。我们已安排相关村干部将钱送到村民手里。”梅苑村党总支书记葛建强说,虽然每个人钱不多,但大家心里很感激,“以特等劳模梁焕木为代表的老一辈水利人虽然去世很多年了,但依然以这种形式造福乡里,大家都感到很暖心、很感动。”

今年82岁的楼家村村民楼仲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担任征天灌区西畈灌溉站站长、西畈水利会主任,因历史原因,2002年离职时并没有落实退休待遇。他有3个儿子,但老大、老二先后病亡,小儿子一家也只是普通工薪一族,全家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年中,楼仲新不慎从楼梯上摔落,造成右腿膑盖骨、肱骨等多处骨折,扣除医保部分后用去治疗费约2万元。听到楼仲新出事,梁贤生第一时间前往慰问,并送去1000元慰问金。今年春节前,梁贤生又代表梁焕木水利基金会上门送去了7000元生活补助款。

“这些年,多亏了基金会的照顾。”这位曾跟梁焕木共事多年的老人,说着说着,眼角泛出泪花。

统计显示,自2014年迄今的5年时间里,这个以“当代大禹”梁焕木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已累计为灌区发放补助款1560多万元。

作者:记者 周国勇 编辑:金忞焘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