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今年农博会,为何“剁手”剁得如此过瘾?

2019-01-28 08:12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昨天,为期4天的农博会在市奥体中心落下帷幕。连日来,来自省内外的农产品扎堆亮相,每天活动不断,让市民买得开心,玩得开心。今年的农博会办得怎么样?战果如何?今后有哪些需要改进?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农产品消费升级

昨天上午10点多,市奥体中心农博会现场热火朝天。在越乡好稻米展区,市民郭大爷一口气买了20袋稻米,排队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农博会最后一天,市民抓住最后机会“买买买”。

柯桥区安昌镇哈哈香肠食品厂总经理成诚昨天一早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酱货大礼包和酱鸭不要再下单了!今天起已无法调拨(货物)。”

“消费者的购买力今年依然强劲,不少老年人是推着推车来的。”成诚说,今年升级版278元一份的酱货大礼包比去年更受追捧,8000多个礼包3天就卖光了。

单氏蜂业走高端路线的土蜂蜜,尽管价格要120元一瓶,但仍然叫座,销售额从去年的8000多元增长至近2万元。

“今年的农博会换到市奥体中心,我原本比较担心客流量。不过从这4天的情况来看,完全超过我们的预期。”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处处长王加恩说,特别是后面两天,赶上周末,以家庭为单位自驾来采购年货的人多了起来,各展位销售额也随之“蹭蹭蹭”上涨。比如,上虞的六宛米,后两天的销售量是前两天的1.5倍。

改版后的农博会之所以得到赞誉,王加恩认为,主要迎合了消费者对于品质升级的需求。

以前在农博会上,市民购买的茶叶以一两百元一斤的为主。现在茶叶由专业的炒茶师傅采用分段加工技术,现场炒制,茶香四溢,十分好卖。新昌县农业招展办公室副主任吕文君说,农博会实现了从低端展销到个性化展销的转变,带来消费者全新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以前的新春农产品展销会都注重卖产品,今年加强了与老百姓之间的互动。展销模式的升级,也带给市民更新鲜的购物体验。

把农博会打造成金名片

“这几天从市民以及企业的反馈来看,全新改版的农博会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接受度。未来我们期望将‘升级版’的农博会打造成一张金名片。”王加恩说。

因为首次尝试这种形式,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市民说,地点设在市奥体中心,尽管有公交专车接驳,但对老城区的老人来说,拎着重物乘公交车,仍有不便。张大伯提出,若能在老城区开设分会场,那就方便多了。此外,有参展企业负责人提出,整个展会的布局以及导览图还需进一步完善,方便市民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产品。

农博会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利百姓,让企业和百姓都有获得感。吕文君认为,农博会的价值不应局限于此,为进一步打响我市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走出去,主办方除了引进市外优质农产品,还需引进优质采购商,为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对此,王加恩表示,今年农博会信息经晚报微信微博推送后,关注度较高。本次农博会期间,已经有杭州的电商平台向他电话咨询合作事宜。主办方也在考虑后期引进天猫、河马生鲜等采购商,推动农产品走出去。接下来,根据本次农博会总体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将总结经验,对农博会进行完善。比如加大宣传力度,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丰富小吃一条街产品,增强互动体验,把农博会打造成一张金名片。

作者:见习记者 吴可蒙 华雨佳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