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新昌县大市聚镇东宅村村委办公室里,气氛很热烈。党支部书记梁岳汀和村两委会成员正对照《村庄整治规划》,讨论新一年的打算。“现在好了,‘空倒房’拆光了,建公园、开农家乐、发展民宿,这些以前只能心里想想的点子,都能实施了。”梁岳汀说。
东宅村距离新昌县城10公里左右,全村共有307户800多人。以前,因为村里的“空倒房”太多,村容村貌一直难有起色。“老房子之间比较密,村道很窄,即使买了车也开不到家门口,只能停在村口。”采访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2017年9月,新昌县启动“空倒房”整治工作。梁岳汀听说后,很兴奋,立即召集村两委会成员开会。大家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无论如何要争取成为全县“空倒房”整治工作的试点村。他们一边向上面打报告,一边着手调查村里的“空倒房”数量。2个月后,东宅村如愿成为全县5个试点村之一。
成为试点村,并不意味着工作就容易。全村有201处“空倒房”,总计1万多平方米,涉及120多户村民。看到这些数字,梁岳汀坦言,一开始他心里也没底。于是,他采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家一户走访,发动村民签署意向协议。基础工作做了2个月,超过70%的村民同意拆除“空倒房”。这下,梁岳汀心里有底了,只要再推一把、助一把,工作肯定能做好。
2017年12月,东宅村的“空倒房”整治工作正式启动。梁岳汀首先拆掉了自家50多平方米的钢棚厂房。之后,村两委会成员也陆续拆掉了自家老宅。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很快跟了上来,拆除工作顺利推进。
不过,仍有个别村民守着老房子不肯拆除。如村中央一幢老房子里住着祖孙两人,奶奶70多岁了,孙子在外面读书。老人不同意拆房子,担心房子拆了后没地方住。为解开老人的心结,梁岳汀和村两委会成员一起商量后,拿出了一套方案:拆除房子后,先由村里负责建造临时住房,另外再安排一处宅基地,供她的孙子长大后建房使用。很快,老人签订了拆房协议。
到2018年3月,东宅村201处“空倒房”全部拆除完毕。拆下来的旧瓦片、旧石墩,东宅村也没有浪费。村口的荒坡,原本有9棵古枫,一到深秋,叶子深红,分外美丽。村里巧妙设计,围绕古枫,见缝插针,铺上旧瓦片、旧石墩,打造出一个怀旧风情公园。
拆后的土地也没有闲着,东宅村已启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个,统一规划并安排农户建房40户,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3个,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东宅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现已初步达成精品农家乐、民宿等招商意向2个,对外承包特色农业用地1300余亩。
作者:记者 俞颖颖 编辑:陈文华